乳腺炎
乳腺炎多半是因為奶水未排空、乳☆禁☆頭感染所造成, 而寶寶吸吮姿勢不正確也都會導致乳汁滯留在乳☆禁☆房里頭。 當奶水未完全排空, 輸乳管被乳汁塞住后, 通常會出現局部的硬塊, 稱為乳汁滯留, 若是乳☆禁☆頭破掉造成乳☆禁☆房被細菌感染, 便稱為感染性乳腺炎。
子宮內膜發炎
生完寶寶后子宮會開始收縮, 壓迫血管使其停止出血, 除此之外, 收縮的力量也可使血塊、胎盤等殘留物排出。 一般來說胎盤產出后, 子宮就會自動下降, 約在臍下2指腹的位置, 產后2~10天每天約下降1指腹, 第10天后已摸不到子宮, 因子宮已回到骨盆腔中,
Advertisiment
惡露
惡露是由產后子宮內所殘留的血、白血球、黏液等混合而成的分泌物, 一般來說產后1~3天, 惡露顏色仍偏鮮紅色;到了4~10天, 顏色會轉為暗紅色、褐色;產后11天, 不再有血塊及血液, 惡露會呈米黃色, 惡露會按此情況在2個月內陸續消退。
會陰傷口感染
分娩時, 當胎頭經過會陰部位(陰☆禁☆道至肛門的部位), 會使會陰部位產生大小不等的撕裂傷, 有些婦產科醫生會先進行會陰切開術, 也就是在會陰撕裂前,
Advertisiment
尿滯留
懷孕后期, 子宮擴大會壓迫膀胱及骨盆腔的神經, 使得膀胱肌肉麻痹。 而生產過程造成陰☆禁☆道周邊組織腫痛, 膀胱感覺也變得較遲純, 加上產程體力消耗, 可能導致產婦排尿困難, 尿液也因此積存于膀胱中, 便成為尿滯留。 此外, 施打無痛分娩的產婦也會因為下半身較沒知覺而無法控制排尿。 若是尿滯留, 會容易使細菌積存于膀胱中導致泌尿系統感染, 甚至跑到腎臟造成腎盂炎。
泌尿系統感染
產后也要慎防泌尿系統感染, 因為產褥期間惡露多、分泌物多,
Advertisiment
痔瘡
懷孕期間子宮擴大, 會直接影響直腸及肛管的靜脈回流, 使得靜脈充血、擴張, 加上分娩時的用力, 更會使靜脈回流出現障礙, 因此, 部分的產婦會在生產后引發痔瘡。 另一方面, 孕期也因腸胃蠕動減慢, 造成便秘, 有時干硬的糞便會擦破黏膜而導致出血, 嚴重時更可能造成脫肛, 造成肛門劇烈疼痛。 產科專家指出, 一旦肛門有腫塊, 合并出血、會癢, 且肛門有壓迫感及異物感, 應尋求醫師診察, 以鑒別是否患了痔瘡或有其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