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宮頸炎多為急性宮頸炎轉來, 多是於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後, 病原體(主要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菌及厭氧菌)侵入而引起感染。 臨床多無急性過程的表現, 宮頸內膜皺襞多, 病原體潛藏此處, 感染不易徹底清除, 故往往形成慢性子宮頸炎。
多為陰☆禁☆道分泌物增多、血性白帶或接觸性出血, 本病目前有特效的治療, 即局部治療, 療效高。 避免分娩時或器械損傷宮頸, 產後發現宮頸裂傷及時縫合是預防本病關鍵。
臨床表現
1、陰☆禁☆道分泌物增多, 通常為粘稠的粘液或膿性粘液。
2、少數分泌物中可帶有血絲或少量陰☆禁☆道出血,
Advertisiment
3、可伴有下腹墜脹及腰背酸痛。 月經期、排便或性☆禁☆生☆禁☆活時加重。
慢性宮頸炎可致月經不調或不孕
治療原則
1、治療前應先作宮頸刮片, 排除早期宮頸癌, 以免將早期癌誤認為炎症而延誤治療。
2、局部物理治療為主, 使糜爛面柱狀上皮壞死, 脫落後, 為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 可用下列方法:電熨、冷凍、鐳射、光療治療等。
3、手術治療:久治不愈的宮頸糜爛或宮頸刮片懷疑癌者, 可作宮頸錐切。
4、宮頸息肉的治療:摘除息肉並送病理檢查, 創面用10%硝酸銀溶液塗沫。 電灼或冷凍止血。
5、宮頸納氏囊腫:局部消毒後, 用針刺破囊腫, 擠出內容物, 後用電熨、冷凍、鐳射、光熱治療處理創面。
Advertisiment
用藥原則
1、糜爛面較小和炎症浸潤較淺的病例, 過去用硝酸銀腐蝕, 但現較少用。
2、物理療法是目前治療宮頸糜爛療效較好, 療程最短的方法, 一般只需治療一次即可治癒, 故臨床上最常選用。
3、對久治不愈的宮頸糜爛或宮頸刮片懷疑為癌者, 可作宮頸錐切。
輔助檢查
1、對輕度單純型、顆粒型宮頸糜爛者, 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
2、對重度宮頸糜爛、尤是乳突型、接觸性出血明顯者, 為了與早期宮頸癌相鑒別, 檢查專案包括檢查框限“A”、“B”。
慢性宮頸炎可致月經不調或不孕
療效評價
1、治癒:自覺症狀消失, 陰☆禁☆道分泌物量及性狀恢復正常, 宮頸糜爛面已癒合, 表面光滑, 納氏囊腫消失, 息肉已摘除, 組織結構恢復正常。
Advertisiment
2、好轉:自覺症狀減輕, 陰☆禁☆道分泌物減少, 宮頸糜爛面縮小。
3、未愈:自覺症狀及陰☆禁☆道分泌物無改善, 宮頸糜爛面無縮小。
專家提示
子宮頸炎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它亦可成為盆腔感染的發病病源。 宮頸炎與宮頸癌的發生有著一定的關係, 因此, 對於宮頸炎的處理不能大意, 治療前宜先作宮頸刮片檢查, 必要時作陰☆禁☆道鏡檢查宮頸活檢, 排除早期宮頸癌, 以免將早期宮頸癌誤認為炎症而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