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寶寶挑食 我們有辦法

孩子挑食給身體健康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 然而要改變孩子挑食的壞毛病卻並不容易。 如果至今你還沒有找到什麼好方法, 那麼就快來看看這裡的餵養指南知識吧, 在下面的育兒內容之中會為你詳細介紹如何應對挑食的寶寶, 糾正他的壞毛病。

家裡儘量少備零食

現在家庭生活條件越來越好, 家裡都會儲備各種各樣的小食品, 有些是為孩子準備, 有些是為大人而準備。 不管是為大人準備的, 還是為小朋友準備的零食, 在正餐吃完後, 下頓還沒開始時, 餓了填填肚子都是可以的。 問題是有些家庭慢慢已把零食當主餐,

Advertisiment
吃飯時不好好吃, 飯後就開始吃零食, 只要孩子提要求, 家長馬上滿足。 慢慢孩子就養成愛吃零食的壞習慣。

豆媽正好想反, 平時家時很少備零食, 當有需要時才考慮去買。 不備零食並不是買不起或者是捨不得花錢買給孩子吃, 只是不希望孩子因為有零食吃, 而忘記了正餐飲食。

孩子如果經常吃零食會使消化功能紊亂, 吃飯時, 消化液就會供不應求, 吃的食物在胃裡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 慢慢地孩子也就沒有食欲, 自然而然就形成挑食的壞毛病。

用讚美的方式誇獎孩子

人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 孩子更不例外。 平時, 吃飯時家長多採用一些讚美的語言稱讚孩子, 孩子聽到家長讚美的話心裡肯定更美。

Advertisiment
心裡一樂吃起東西也更輕鬆。

記得豆豆最初看到青椒一類的食物都不吃, 他認為他們都是屬於辣椒一類, 吃起來肯定很辣, 一起到辣, 孩子就不敢嘗試。 於是, 豆爸或豆媽會告訴豆豆, 青椒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小朋友吃了後身體就會變得棒棒的, 身體棒了, 就不會生病, 不會吃藥, 不會打針。 身體棒了還能幹很多自己想幹的事情。

就這樣在爸爸媽媽的誘引下, 開始去嘗試青椒的味道, 第一次可能舔一舔, 第二次可能是一小口, 慢慢逐漸增加, 最後終於不需要我們引導就會自己主動吃。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 每一個小小的進步, 我們都會及時給予鼓勵和稱讚。 孩子得到家長的稱讚後, 更加有信心。

通過故事引導孩子

Advertisiment

有時候父母10句教導趕不上一個故事。 比如前幾天, 豆豆不喜歡吃水果。 北方秋冬天氣乾燥不吃水果更加容易上火, 豆媽用哄騙的方式都試過, 效果不明顯。 剛好為此事發愁時收到布奇樂樂園11份的早教書, 本期的主題是《我不挑食》。

故事中, 小米吃飯時只吃雞腿不吃青菜。 豆豆看到此畫面時, 馬上就對豆媽說, 小米這樣做不對。 小米吃完飯後, 媽媽讓她吃蘋果, 小米又不吃。 後來小米聽到好朋友布奇和莫莫他們說蘋果中含有很多有營養價值的東西, 也開始嘗試吃一點, 吃過後發現蘋果很好吃。

孩子挑食的一大原因往往是因為零食吃得太多, 孩子不餓, 自然就容易挑食, 因此家裡不應該準備過多的零食。 另一方面要用咱們的方式來誇獎孩子,

Advertisiment
要通過一些故事來引道孩子。 單純的說教是非常枯燥的, 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