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應對新生兒最常見的“頭疼腦熱”

新生兒是那麼地柔弱和惹人憐愛, 即使每一次的抱起、沐浴, 都會讓爸媽小心翼翼, 唯恐傷了自己最心愛的天使, 更別提寶寶被疾病侵襲了。 現實是, 就算很仔細地護理了, 一些最常見的“頭疼腦熱”有時依然會見縫插針地偷襲寶寶。 這些時候, 守護寶貝的爸爸媽媽們, 可千萬別心慌哦, 正確應對, 相信寶貝很快就會恢復健康的。

新生兒皮膚疾病

1.濕疹

濕疹是新生兒常見的皮膚異常, 往往與寶寶的體質有關。 新生兒消化功能不成熟, 不能完全消化奶中的蛋白質, 易導致皮膚過敏, 所以濕疹又叫奶癬。 人工餵養的寶寶較母乳餵養寶寶病情重。

Advertisiment
另外, 寶寶皮膚比較柔軟, 對各種刺激因素較敏感, 這與濕疹也有一定關係。

表現:

寶寶出生後兩周開始, 面部的眉部及髮際處皮膚表面出現紅斑、丘疹、皰疹、糜爛、滲液和結痂, 有的波及四肢及軀幹;外界溫度越高, 濕疹越重;由於濕疹較癢, 寶寶有時會出現哭鬧。

治療:

濕疹一般無需治療, 只要查找誘發因素並予以糾正, 以及隨著寶寶輔食的添加, 大多數濕疹會自然好轉, 但嚴重的濕疹或繼發細菌感染應到醫院就診。

乳母可暫停吃雞蛋等富含動物蛋白質的食物, 不可使用肥皂或用熱水燙洗局部, 並避免太陽照曬, 避免毛衣或其他化纖織物與皮膚接觸。

急性期局部有滲液時, 可用1%~4%硼酸液濕敷或雷佛諾爾氧化鋅軟膏外塗,

Advertisiment
激素類產品雖見效快, 但一旦停藥容易復發, 並且長期使用後殘留物會導致皮膚發白甚至發黑, 儘量不要選用。

2.尿布疹

尿布疹也叫紅臀, 是由於新生兒柔嫩的皮膚受尿液的刺激而致, 也有的是因洗尿布時肥皂水未完全沖洗乾淨刺激皮膚引起。

表現:

墊尿布的部位, 皮膚發紅, 甚至糜爛, 容易發生細菌感染。

防治:

大便後洗淨臀部, 給寶寶擦屁股要輕;

外塗以用魚肝油滴劑與凡士林混合配製的紅臀膏, 或塗以經過消毒的植物油;

還可用燈泡或電吹風局部烘烤, 每天2~4次, 每次10~15分鐘, 以促使紅臀部位元的皮膚乾燥和局部供血, 但烘烤應離臀部皮膚有一定的距離, 防止燙傷;

及時更換尿布,

Advertisiment
用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尿片, 勿在尿布下墊放塑膠布或橡皮布;

用尿不濕的寶寶, 應選擇品質好且透氣性能好的產品, 尿片或尿不濕包裹不宜太緊, 以便寶寶四肢可以自由伸展。

3.痱子

夏天, 新生兒皮膚細嫩, 易生痱子, 有的痱子可形成小膿皰, 甚至發生敗血症, 所以重在預防。

室溫保持27℃左右, 避免新生兒大哭, 以防出大汗;用溫熱水及新生兒專用香皂給寶寶洗澡, 注意保持皮膚乾燥;如果頭部生痱子, 可將頭髮全部剃掉, 以減少出汗。

痱子如果形成小膿皰, 早期可用75%的酒精棉簽將小膿皰擦破後, 再塗上0.5%碘酒, 必要時還可使用抗生素。 出現發熱、拒食、不哭等異常情況, 必須去看醫生。

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由於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

Advertisiment
臨床上表現為鞏膜、黏膜、皮膚被染成黃色, 醫學上把出生28天內的黃疸稱為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的分類:

1.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 4~6天達到高峰, 7~10天消退, 早產兒持續時間可達4周, 無其他臨床症狀者不需要治療。

2.病理性黃疸:若出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 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 足月兒>2周, 早產兒>4周仍不退, 甚至繼續加深加重, 或消退後重複出現, 或出生1周後才出現黃疸, 均為病理性黃疸。

觀察要點:

因黃疸只是一種症狀/體征, 其診斷並不難, 但鑒別診斷很重要, 如與新生兒溶血症、新生兒敗血症、母乳性黃疸、生理性黃疸、新生兒肝炎、膽道閉鎖等疾病相鑒別, 這些都需要醫生予以鑒別。

Advertisiment

嬰兒出生後就應密切觀察:皮膚、黏膜、小便的色澤情況以瞭解黃疸的變化;注意觀察黃疸嬰兒的全身症候, 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 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觀察黃疸要在自然光線下觀察面部皮膚, 粗略地分為輕中重三度:輕度, 面部、頸部、皮膚稍黃(生理性黃疸);中度, 面部、頸部、軀幹皮膚明顯發黃。 重度, 面部、頸部、軀幹、四肢皮膚深黃。

預防黃疸:

合理餵養, 新生兒要早喂、多喂、量足;對母子血型不合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觀察治療。

預防感染, 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好新生兒臍部的護理, 局部要保持乾燥, 洗澡時最好不要弄濕, 每天用75%酒精擦洗1~4次;禁用臍帶粉、龍膽紫;勤換尿布衣物;尿布不宜過長。

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的清潔,防止破損感染;小兒不適時要就診;懷疑病理性黃疸應及早看醫生。

新生兒硬腫症

新生兒硬腫症主要由寒冷、早產、感染、窒息缺氧等多種因素引起,常發生在寒冷季節。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差,皮下脂肪較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容易散熱過多;早產兒熱量攝入不足而糖原儲存少,產熱少;生後有感染;這些都是新生兒硬腫的重要原因。

表現:

臨床以低體溫為主要特點,甚至可低至31℃~35℃,哭聲低或不哭,不能吸吮;動作少,四肢發涼;皮膚暗紅色,嚴重者呈蒼白或青紫色,皮膚及皮下組織變硬如硬橡皮樣;硬腫開始多在下肢臀部,以後蔓延全身,嚴重者可發生肺出血。一旦確診即應住院治療。

預防:

1.做好圍產期保健,加強產前檢查,防止妊娠併發症,避免早產及產傷;

2.對新生兒做好保暖工作,新生兒一旦娩出即用預暖的毛巾包裹,對高危兒要做好體溫監護,保證足夠熱量供給;

3.積極治療引起硬腫症的基礎疾病(如感染、顱內出血、畸形、窒息、產傷等);

4.注意環境衛生和用品消毒,預防繼發感染及併發症的發生。

新生兒腹瀉

新生兒胃腸道發育不成熟,消化能力差,免疫功能低,但生長需要的營養較多,又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因而容易發生腹瀉。

各種不同腹瀉和應對

1.生理性稀便: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可多達8、9次,較稀薄、色黃。

對策:只要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無需治療。

2.餵養不當:給新生兒餵食的奶粉過濃、過涼,奶粉中加糖,過早添加米糊等澱粉類食物,都可導致腹瀉。特點是:大便含泡沫,有酸味,混有消化不良的顆粒物及黏液。

對策:糾正不科學的餵養方法,若症狀不能改善,應到醫院接受治療。

3.奶粉過敏:是對奶粉中蛋白質的過敏,腹瀉多超過兩周,大便可混有黏液,可伴隨皮膚濕疹、氣喘等症狀。

對策:根據醫生的建議喂特殊奶粉,爸媽不能盲目給寶寶更換奶粉。

4.病毒或細菌感染:主要是腸道輪狀病毒感染腹瀉,常常在冬季發生於醫院的新生兒室,病菌經過母親產道或醫護人員的手傳給新生兒。此病潛伏期短,症狀重,腹瀉呈水樣,可伴有嘔吐發熱,一天大便可達10次左右,且會伴隨脫水。

對策:若大便含黏液膿血,應考慮細菌性腸炎,要立即看醫生。

5.其他:患感冒、肺炎等也可導致腹瀉。

對策:積極治療感冒等疾病,適當給予口服補液以防脫水。

呵護指導

堅持母乳餵養,不要禁食,人工餵養的寶寶可暫時吃脫脂奶粉。

保證給寶寶多喂水以防脫水,喂水困難或嘔吐頻繁、少尿時,應看醫生。

不要濫用抗生素。

仔細觀察寶寶大便的性質、顏色、次數和大便量的多少,做好記錄。

注意寶寶腹部保暖,以減少腸蠕動。

護理好寶寶的小屁屁,防止紅臀、潰爛等。

寶寶腹瀉期間,媽媽以清淡飲食為主,不能吃過於油膩、辛辣的食品。

預防要點

注意飲食衛生:奶源應新鮮、清潔,奶具每次用完洗淨,每日煮沸消毒一次。

提倡母乳餵養,母乳不足或採取混合餵養及人工餵養時,要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多餵食或過早添加米糊或粥等食品。

防止寶寶過度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

每天用75%酒精擦洗1~4次;禁用臍帶粉、龍膽紫;勤換尿布衣物;尿布不宜過長。

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的清潔,防止破損感染;小兒不適時要就診;懷疑病理性黃疸應及早看醫生。

新生兒硬腫症

新生兒硬腫症主要由寒冷、早產、感染、窒息缺氧等多種因素引起,常發生在寒冷季節。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差,皮下脂肪較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容易散熱過多;早產兒熱量攝入不足而糖原儲存少,產熱少;生後有感染;這些都是新生兒硬腫的重要原因。

表現:

臨床以低體溫為主要特點,甚至可低至31℃~35℃,哭聲低或不哭,不能吸吮;動作少,四肢發涼;皮膚暗紅色,嚴重者呈蒼白或青紫色,皮膚及皮下組織變硬如硬橡皮樣;硬腫開始多在下肢臀部,以後蔓延全身,嚴重者可發生肺出血。一旦確診即應住院治療。

預防:

1.做好圍產期保健,加強產前檢查,防止妊娠併發症,避免早產及產傷;

2.對新生兒做好保暖工作,新生兒一旦娩出即用預暖的毛巾包裹,對高危兒要做好體溫監護,保證足夠熱量供給;

3.積極治療引起硬腫症的基礎疾病(如感染、顱內出血、畸形、窒息、產傷等);

4.注意環境衛生和用品消毒,預防繼發感染及併發症的發生。

新生兒腹瀉

新生兒胃腸道發育不成熟,消化能力差,免疫功能低,但生長需要的營養較多,又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因而容易發生腹瀉。

各種不同腹瀉和應對

1.生理性稀便: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可多達8、9次,較稀薄、色黃。

對策:只要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無需治療。

2.餵養不當:給新生兒餵食的奶粉過濃、過涼,奶粉中加糖,過早添加米糊等澱粉類食物,都可導致腹瀉。特點是:大便含泡沫,有酸味,混有消化不良的顆粒物及黏液。

對策:糾正不科學的餵養方法,若症狀不能改善,應到醫院接受治療。

3.奶粉過敏:是對奶粉中蛋白質的過敏,腹瀉多超過兩周,大便可混有黏液,可伴隨皮膚濕疹、氣喘等症狀。

對策:根據醫生的建議喂特殊奶粉,爸媽不能盲目給寶寶更換奶粉。

4.病毒或細菌感染:主要是腸道輪狀病毒感染腹瀉,常常在冬季發生於醫院的新生兒室,病菌經過母親產道或醫護人員的手傳給新生兒。此病潛伏期短,症狀重,腹瀉呈水樣,可伴有嘔吐發熱,一天大便可達10次左右,且會伴隨脫水。

對策:若大便含黏液膿血,應考慮細菌性腸炎,要立即看醫生。

5.其他:患感冒、肺炎等也可導致腹瀉。

對策:積極治療感冒等疾病,適當給予口服補液以防脫水。

呵護指導

堅持母乳餵養,不要禁食,人工餵養的寶寶可暫時吃脫脂奶粉。

保證給寶寶多喂水以防脫水,喂水困難或嘔吐頻繁、少尿時,應看醫生。

不要濫用抗生素。

仔細觀察寶寶大便的性質、顏色、次數和大便量的多少,做好記錄。

注意寶寶腹部保暖,以減少腸蠕動。

護理好寶寶的小屁屁,防止紅臀、潰爛等。

寶寶腹瀉期間,媽媽以清淡飲食為主,不能吃過於油膩、辛辣的食品。

預防要點

注意飲食衛生:奶源應新鮮、清潔,奶具每次用完洗淨,每日煮沸消毒一次。

提倡母乳餵養,母乳不足或採取混合餵養及人工餵養時,要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多餵食或過早添加米糊或粥等食品。

防止寶寶過度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如何應對新生兒吐奶?可以吃藥嗎?

    您好,新生兒吐奶一般不用吃藥。平時餵奶時要注意不要喂得過飽,讓孩子完全含住乳☆禁☆頭,如果是人工餵養的,就讓奶汁充滿乳☆禁☆頭,這樣是為了防止寶寶吸入空氣。喂完後,可豎著抱起寶寶,輕拍其背部,幫助其排出吸進的空...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應對新生兒胎脂問題?

    1)保護作用:新生兒出生時,皮膚覆蓋一層灰白色胎脂,是媽媽在孕期時形成的油脂狀粘稠物,具有保護作用,是先天的一個屏障。2)清洗方法:胎脂的多少有個體差異,出生幾個小時後就被慢慢吸收,但褶皺處(如腋窩...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有效地預防和應對新生兒吐奶?

    你好,在餵奶的時候媽媽首先要掌握好正確的餵奶方法,一般都建議臥位餵奶,在喂完奶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讓寶寶打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裡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應對新生兒濕疹?而且容易反復。

    濕疹的治療有兩大方面:1、輕症濕疹可用潤膚露/霜;重些可用一些藥物成份的外用藥或洗劑等;對紅腫、滲水、裂口等非常嚴重狀況,必須用外用激素+抗生素藥膏,直至皮膚表面癒合。外用激素對嬰兒發育沒有影響,不...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肺炎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麼?

    您好,小兒肺炎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和肺部細濕囉音,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為多見。肺炎的治療原則是應用消炎藥物,殺滅病原菌...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