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少說小孩兒話

“寶寶吃飯飯”、“寶寶該睡覺覺了”, 很多家長對寶寶說話時喜歡用“兒語”, 總認為寶寶只能聽懂這些兒語或覺得有趣, 因此也用同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 其實, 這樣做很可能會在寶寶該學說完整句子時, 拖了寶寶的後腿。
首都兒研所生長發育研究室的童方大夫告訴記者, 兒童語言發展有其自身的階段性, 一般都是經歷單詞句(用一個詞表達多種意思)、多詞句(兩個以上詞表達意思)、說出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 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 應瞭解這一規律。
剛出生的孩子, 對成人的話確實聽不懂, 但嬰兒的學習模仿能力很強,
Advertisiment
當媽媽總是沖他微笑著說:“寶寶餓了, 吃奶吧!”時間一長, 這種語言資訊就儲存在了他的腦子裡, 隨著他的智力發育, 再經過幾十次的語言重複, 他就明白, 原來總抱著我的人就是媽媽, 媽媽喂我吃的是奶。 到了1歲的時候, 寶寶逐漸會叫“爸爸, 媽媽”了。 如果對他說:“寶寶, 媽媽在哪呢?”他會轉身去找, 說明他已經明白了話的意思。
童大夫說, 嬰兒的語言通常是對成人語言的模仿, 所以應儘量避免那些不良的語言資訊印入嬰兒的大腦網路。 最初可以用兒語與孩子溝通, 但孩子是從與成人語言交流中學習說話的, 要讓孩子學習正確的發音, 大人就必須在家庭中營造很好的語言交流環境, 讓寶寶能夠得到充足的語言資訊,
Advertisiment
並儲存在小腦袋裡, 一旦他們能夠開口說話, 這些資訊將作為軟體源源不斷給寶寶以支援。 如果孩子聽到的是標準的、字正腔圓的發音, 那麼將來孩子使用的也會是正確的語言。 如一直用兒語對孩子說話, 則兒語可能會成為孩子的固定語言。
那麼, 寶寶多大時可以對他說大人話呢?童大夫說, 寶寶在1歲時, 語言處於單詞句階段, 例如寶寶經常發出一些重疊的音, 如“抱抱”、“飯飯”等, 到了1歲6個月左右, 孩子能用兩三個片語合在一起, 表達意思, 這就進入了多詞句時期。 開始時能把兩個詞重疊在一起, 如“吃飯飯”。 快到兩歲時, 出現簡單句, 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如說出“寶寶吃飯飯”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