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激障礙症是指人在心理、生理上不能有效應對自身由於各種突如其來的、並給人的心理或生理帶來重大影響的事件, 例如戰爭、火災、水災、地震、傳染病流行、重大交通事故等災難發生所導致的各種心理生理反應, 應激障礙症也叫做應激相關障礙, 主要包括急性應激反應、創傷後應激障礙、適應障礙三大類。
解析
急性應激反應是在應激災難事件發生之後最早出現的, 其典型表現包括意識改變、行為改變、情緒改變三個方面。 意識的改變出現得最早, 主要表現為茫然, 出現定向障礙, 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對於受災人群而言, 在災難發生以後通過自己的力量將自己的心理狀態很快地調整到正常幾乎是很難的。 人非草木, 面對著屍橫遍野, 面對著已經突然倒塌了而曾經溫馨的家, 面對著災難給我們帶來的生死離別,
Advertisiment
那麼是不是這種反應是正常的, 我們就可以不管不問任由其發展?
當然不是。 由於這種狀態不僅在短時間內會對人們的心理、生理產生了很大影響, 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工作, 如果處理不及時還會發生創傷後應激障礙, 有資料報導, 普通人群中50%以上的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曾親身經歷或目睹過創傷事件, 在這個人群中, 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患病率有7%-12%。
Advertisiment
創傷後應激障礙比急性應激反應的發生要晚, 而障礙的持續時間比急性應激反應要長得多, 往往要持續一個月以上, 甚至數年。 表現為難以控制地重新體驗創傷性事件發生時的各種場景以及當時的情緒;回避或不願意提及創傷性事件, 不願意提及更不願意看到事件發生的場所, 甚至不願意去跟事發場所類似的地方, 情感麻木, 回避與創傷有關的刺激, 從心理學意義上講, 這是一種情感隔離的狀態, 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對健康是不利的, 悲傷、內疚等負性的情感長時間沒有一個合適的發洩管道, 往往會引起更多的心理障礙或心身疾病。
適應性障礙的主要表現是出現情緒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