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應盡量給孩子貼“好標簽”

有一次, 我去幼兒園接孩子, 順便問起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 老師說這孩子很聰明, 但是有一個習慣不太好, 本來會做的事, 會唱的歌, 只要老師讓他去前面做或唱, 他就會找出種種理由拒絕, 即使說服了到前面也是扭扭捏捏, 或聲音很低, 或不敢朝前看。 正在這時, 兒子從滑梯上下來向我們跑來, 我便對兒子講:“你看, 老師正在夸你呢!說你上了大班后進步可大啦!成了大哥哥, 特別勇敢, 老師說誰給大家唱支歌?你就會把手舉得高高的, 然后勇敢地到前面去唱, 老師還要評你當‘小歌星’呢!”老師也連忙附和稱是,
Advertisiment
我發現兒子臉上呈現了很得意的神情, 沒想到后來我這番話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從此以后兒子果真變了樣, 過去那種忸怩的狀態不見了, 后來還代表幼兒園參加了全市師生聲樂大賽。 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大的反差呢?這種效果應歸功于給孩子貼上了“好標簽”。

所謂“貼標簽效應”就是給某人在某一方面下一結論, 從而導致此人與結論相一致的行為現象。 孩子像一張白紙, 家長和老師與孩子接觸時間較長, 時時處處都在有意或無意地給孩子在某個方面下結論(貼標簽);好標簽即好的結論能激勵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而負標簽即不好的結論容易引導孩子在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方面更難改變。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