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琛琛, 也成長在這樣的大環境中。
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自在;
同時, 每一個父母又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競爭力, 將來在這個社會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所以,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 我們“不得不”屈從現實, 抓好孩子的學習。
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 今天的苦,
Advertisiment
基於這樣的心理, 從孩子一出生, 我們就各顯神通, 開始為孩子鋪路——
買房, 擇校, 報各種價格不菲的興趣班、補習班。 銀子花出去, 我們的心裡便多少踏實了些, 心甘情願、盡己所能地為孩子奔忙。
於是, 家長苦, 孩子苦, 大家苦作一團。 這苦裡, 混和的全是無奈, 全是怨憤。
我不想指責教育體制, 指責老師, 指責家長, 只是心疼我們的孩子。
● 導致這一切的, 真的只是應試教育嗎?
● 在目前這樣的大環境中, 我們真的“不得不”, 並且無所可為嗎?
● 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 我們有沒有可能讓孩子活得更健康、更快樂、更自在、更本真、更符合人性呢?
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 這是可能的。
我的孩子琛琛, 也成長在這樣的大環境中。
因為自學能力強,
Advertisiment
好在慢慢的老師瞭解了他的特性, 尤其是發現他成績不錯, 自主學習能力很強之後, 就不再糾結了。 於是, 大家都釋然了。
不過, 他的好成績, 並不是苦學來的。 而是源自他從小養成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記得琛琛小的時候, 我經常需要跟家人一一確認:“哇, 他什麼時候學會……我從沒教過他這個!你們教過嗎?確定沒教過嗎?誒, 奇怪!那他從哪裡學會的呢?”
我相信, 這並不是因為我的孩子有什麼天賦異稟。 類似的驚喜、訝異與百思不得其解, 在孩子小時候, 每一位父母都曾經歷過。 你也一樣。
這是因為成長和學習的需求,
Advertisiment
正是因為這股隱藏於生命深處的原始動力, 孩子天生就有強烈的學習欲望, 根本無須督促。 我們稱之為“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于孩子而言, 並不是被訓練出來的一種能力, 而是每個孩子的“出廠標配”。
自主學習是一種本能, 這是我們很多人都忽略的一個事實。
不少人以為, 學習是極少數“乖孩子”才有的需求, 而自主學習力也是少數高智商又自覺性很強的孩子才具有, 大多數孩子都在被動學習。
所以, 很多父母都曾經問我——
既然孩子都有自主學習的本能, 為什麼我的孩子做個家庭作業都需要家長督促呢?
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 因為不懂孩子, 很多時候, 我們和孩子互動的方法不是“順天而為”,
Advertisiment
真正正確的方法, 不是訓練孩子的學習能力, 而是順應孩子發展的天性與需求, 去呵護它、滋養它。
這個工作, 從孩子一出生就要開始, 最好在6歲上學之前就做到位。
在學齡前, 這個工作做到位了, 孩子自然可以少受應試教育的傷。
很多父母之所以“逆天而行”, 是因為沒有看到孩子發出的、自主學習的信號, 甚至錯誤地解讀這些信號。
比如, 孩子是以一種與成人完全不同的、類似照相的方式吸收資訊。 孩子進入某個環境, 只需掃一眼, 腦海裡立刻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影像, 就像照相似的, 瞬間將呈現在他面前的一切收入眼裡。
朋友家有個小男孩, 小時候特別喜歡來我家玩,
Advertisiment
看到他這樣, 他的媽媽總是難以容忍, 不由自主地就去教育他, 因為覺得他這樣不懂禮貌。
實際上, 這個孩子的表現不僅正常, 而且是非常好的“學習”過程。
他瞬間將新環境“照相”之後, 急不可待地想要滿足好奇心, 去探究一番, 等他將每個新東西都接觸、嘗試過了, 他自然會沉靜下來, 從中選取他最感興趣的去探索。
只要沒有打擾別人或者破壞東西, 就讓孩子盡情去探索吧。
如果總是阻止甚至喝斥, 這也不讓幹、那也不讓幹, 對孩子自主學習的激情, 就是一種嚴酷的打壓。
等到孩子上學, 對學習、探索沒什麼興趣時, 你就別埋怨孩子”為啥他不主動、積極地學習”了!
上學時,孩子對未知知識的那份學習熱情,和小時候東摸西撞的那份探索本能,是一脈相承的。
無論處於哪個階段,孩子們總有他們特別樂於去做的事情——學翻身、學坐、學站、學走路、扔東西、和小朋友“打架”、塗鴉、搭積木、推翻積木,執拗地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各種可能讓你頭痛的活動,不停地問為什麼……
孩子的自主學習從一出生開始,沒有止息過。
他們學習能力那麼強大(想想孩子只用三年就學會了語言),而且那麼專注、那麼執著,百折不撓,直到……一再被父母和周圍的人不經意地抑制和打壓,並且逼迫他以功利的方式去學習,去取得“成績”。
生命的神奇就在於,每個個體有其特別的使命,與眾不同便是必然的走向。許多東西,孩子本自俱足,不需要我們畫蛇添足。
就像一顆種子,播下去,我們無法命令它長成什麼樣子,也無須再對它削削減減,補補貼貼,只要提供適宜的環境,耐心的守候。
學習也一樣。它是每個生命天然具備的本能。
只要我們瞭解這一點,減少對孩子的干擾,孩子的學習能力自然會茂盛生長。即使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也難受其傷。
上學時,孩子對未知知識的那份學習熱情,和小時候東摸西撞的那份探索本能,是一脈相承的。
無論處於哪個階段,孩子們總有他們特別樂於去做的事情——學翻身、學坐、學站、學走路、扔東西、和小朋友“打架”、塗鴉、搭積木、推翻積木,執拗地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各種可能讓你頭痛的活動,不停地問為什麼……
孩子的自主學習從一出生開始,沒有止息過。
他們學習能力那麼強大(想想孩子只用三年就學會了語言),而且那麼專注、那麼執著,百折不撓,直到……一再被父母和周圍的人不經意地抑制和打壓,並且逼迫他以功利的方式去學習,去取得“成績”。
生命的神奇就在於,每個個體有其特別的使命,與眾不同便是必然的走向。許多東西,孩子本自俱足,不需要我們畫蛇添足。
就像一顆種子,播下去,我們無法命令它長成什麼樣子,也無須再對它削削減減,補補貼貼,只要提供適宜的環境,耐心的守候。
學習也一樣。它是每個生命天然具備的本能。
只要我們瞭解這一點,減少對孩子的干擾,孩子的學習能力自然會茂盛生長。即使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也難受其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