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容和小韜的飲食習慣還好, 吃飯一般不用太操心的, 這跟從小養成的習慣有關。 每次看到父母在滿屋裡追著孩子餵飯, 或者在外面看到孩子無論什麼時候嘴不閑著, 就感覺不太妥當, 這樣是培養不出孩子良好的吃飯習慣的, 當然每個父母或者爺爺奶奶都有自己的養育方式, 如果不從自身加強認識, 我說多了惹別人生氣也犯不著。 但無論怎樣, 對於孩子的飲食來說, 這都是一些不好的習慣。 怎樣才能不讓孩子餓著?到吃飯時間又會讓他們乖乖坐下用餐呢?
其實掌握好一個原則就可以了,
Advertisiment
一、飯前不吃零食
我不反對孩子吃零食, 孩子有品嘗各種美味的權利, 身為父母, 我們不應該剝奪, 但要注意掌握合適的時間。 吃飽了可以吃零食, 中間餓了可以吃零食, 但飯前兩小時是不可以吃零食的, 小時候母親總對我說, 還是飯最養人。 母親的話是有科學道理的, 零食不能代替正餐, 寶寶的健康成長需要好好吃飯才行, 否則寶寶過度迷戀零食, 沒有節制, 耽誤吃飯不說, 長期下去還有可能導致營養不良,
Advertisiment
二、適量多飲水
我喜歡喝水, 多喝水的好處我就不說了, 只是我喝水少了, 吃飯的時候也會沒有胃口, 所以大人如此, 孩子何嘗不是呢? 水是我們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水還可以幫助機體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除廢物、參與調節體內酸堿平衡和體溫, 並在各器官之間起潤滑作用。 如果寶寶適量多喝一些水, 對於消化食物, 促進腸道排空是非常有幫助的。 這樣一來, 食物得到合理消化, 到時候自然會產生饑餓感, 吃飯的時候, 乖乖用餐就也很正常了。
三、合理調配飲食
合調配飲食跟孩子的吃飯習慣有關聯嗎?當然關係重大。 一方面能保證孩子營養全面均衡, 另一方面能保證孩子胃口大開。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四、尊重孩子的飲食習慣, 並做出合理安排
每個孩子的飲食習慣都不太一樣。 比如小容和小韜, 喜歡飯前喝牛奶或者飲料, 而且是一口氣全部喝完, 那時候我就在擔心, 他倆不會喝飽了, 吃不下飯吧?但事實卻證明剛好相反, 喝了東西才胃口大開, 如果讓他們直接吃飯, 反而會難以下嚥。 真是奇怪, 這讓我想起西餐, 是不是也是湯在前, 飯在後呢?所以, 理論是理論, 有時候從書本上學來的東西真正應用到實際中,
Advertisiment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 把好吃的東西放在最後, 比如說如果孩子不喜歡吃蔬菜, 可以在他最餓的時候先吃, 然後再吃他喜歡的其他東西, 如果是零食, 也可以此為誘餌, 告訴他們, 吃完飯就可以吃零食了。 這樣對他們好好吃飯也能起推動作用, 而且將來不會挑食難喂。 慢慢地, 長期下去, 總有一天, 你會發現, 孩子良好的吃飯習慣已經培養起來, 看到孩子這樣乖,身體健康長大,是不是為人父母的那種自豪感格外讓你幸福呢?
看到孩子這樣乖,身體健康長大,是不是為人父母的那種自豪感格外讓你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