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懲罰並不是越嚴厲越有效

我們都知道“良藥苦口利於病”, 但是, 藥太苦病人還是吃不下去的, 現在製藥師不就在藥粒外麵包一層糖衣, 這樣才更容易讓人接受一些。 同樣的道理, 父母在批評或懲罰孩子的時候, 千萬不要以為越嚴厲越有效, 畢竟家長不是為了出氣才處罰孩子的, 肯定是為了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裡, 並知道如何改正, 這才達到了目的。

家長處罰孩子之前碰事先和孩子溝通,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情在理前面。 處罰後彌補關係也很重要, 父母應找機會與孩子溝通, 使孩子感覺到該處罰只針對本次錯誤行為,

Advertisiment
並不會影響到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 父母對他的愛永遠是不變的。

父母一定不要太過嚴厲, 最起碼不能讓孩子的情緒太惡劣, 因為在壞情緒裡, 孩子根本聽不進父母的任何批評或建議。

首先, 在管教孩子之前, 父母最好給孩子充分的肯定, 找出錯誤裡積極的一面。 比如, 孩子的行為雖然錯了, 但動機可能是好的。 孩子只有感覺被父母接納和理解了, 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批評或處罰。 其次, 父母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 態度要始終和善, 不能滿臉怒火。 應該清楚地告訴孩子為什麼處罰他, 他哪些地方做錯了。 再次, 給孩子機會解釋, 不要“一言堂”。 而且, 孩子在做錯之後, 一般都能悟出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父母最好讓孩子自己說出對的行為,

Advertisiment
這有助於他正確工撚的形成。 最後, 形成的處罰方案一定要堅決執行, 父母不能輕易改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