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懲罰,一個失敗者的怪圈

孩子不聽話了, 在大街上為買某件玩具而大哭大鬧, 忍無可忍的家長終於甩了一巴掌下去;學生在課堂上搗亂, 屢教不改, 老師一怒之下把學生趕出教室罰站;與朋友喝酒深夜不歸的丈夫, 被妻子拒絕同床共枕……懲罰與被懲罰,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行為心理學認為, 懲罰是人類行為的一個基本準則, 人的行為因為懲罰後果的存在導致將來再出現的可能性會減少。 但是,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所應用到的懲罰, 還有更多一重含義, 就是:不僅希望某種行為停止, 更包括了某種心理補償或報復的因素,

Advertisiment
它們被看成是做錯事的人應得的, 以此來讓受到傷害的心得到平復。 這樣做的結果, 會是什麼呢?

有一位家長, 邀請我給他十二歲的孩子做心理檢查。 這個孩子的問題在於, 近一年來, 性格變得越來越沉默, 且行為怪異, 不是時常偷偷哭泣, 就是突然大發脾氣, 問他卻又說不出什麼原因。 而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 則讓家長感到情況變得非常不妙。 起先是家裡養的金魚, 莫名其妙地一條條死掉了, 魚身傷痕累累, 顯然不是正常死亡。 經過追問, 孩子承認是他在家無聊時捏著玩, 不小心就捏死了。 家長訓斥了一頓也就算了。 不久以後的一天, 家長提前下班回家, 竟然發現孩子在院子裡掩埋一隻小貓的屍體。 可以看得出來,

Advertisiment
小貓死前受了很嚴重的虐待。 家長大吃一驚, 孩子卻辯解說因為小貓的叫聲吵了他做功課。 事後, 家長越想越不對, 想孩子本來很乖巧, 家裡一直教育他要愛護動物, 竟然做出這樣殘忍的事情, 是不是心理方面出了問題?

我初步判斷, 這個孩子性格的突然轉變, 應該跟他生活中某些變故有關。 詢問了家長, 家庭中並沒有什麼特殊情況發生, 那麼, 問題看來出在孩子的另一個主要生活場所:學校了

經過對孩子的接觸, 我慢慢瞭解到, 大約一年多以前, 孩子所在的班級, 調來了一位新的年輕男老師。 這位老師的教學能力不錯, 但喜歡對學生冷嘲熱諷, 甚至進行體罰。 他們班上的同學, 都很害怕這位老師。 而坐在我面前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本來就是比較內向的類型, 有什麼心事, 不太會說出來, 在外面也不擅長跟老師、同學交往。 因此, 每當他因為一些事情被老師揪出來訓斥時, 總是不能像另外一些孩子那樣, 主動地承認錯誤, 沉默的表情更讓老師憤怒, 有幾次, 都被怒火中燒的老師打了巴掌, 最嚴重的一次, 是被踢到了門外。 回來以後, 孩子不敢跟家長說, 怕被家長說他在學校淘氣, 於是, 只能自己隱忍, 然而, 心中的怨恨是按壓不住的, 終於在比他更弱小的生命身上發洩了出來。

瞭解到情況, 這位元家長非常憤怒, 立刻要去學校反映, 讓不稱職的老師下崗。 我勸阻了他。 這樣的處理方式雖然可能解氣, 但並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我決定, 先去和那位老師聊一聊

Advertisiment

暴躁的老師, 綜合現有狀況, 我的第一假設是:這位年輕教師可能曾經受過老師的處罰、家長體罰或同學的虐待。 懲罰是一種具有連鎖反應, 甚至可以遺傳的行為模式, 當一個人習慣用各種懲罰來對待生活中被他認為觸犯了自己的人, 以懲罰別人來行使自己的權力, 這經常是由他生命經歷中的上一環節衍生的。

經過反復引導, 這位年輕教師終於敞開了心扉。 對於自己懲罰學生的行為, 他也經常感到後悔, 但事到臨頭, 卻總控制不住內心的怒火。 我們的回憶先從“他的老師們”開始。 從小學、中學、高中到大學, 每一位老師的年齡、性別、個性、學識、教學能力、人格魅力, 在他的記憶裡, 關於各位老師的感覺。 而讓他一提起來就覺得痛苦、憤怒的,

Advertisiment
卻是他的高中班主任。

那時候, 他是個活潑, 有些調皮的學生, 學習成績非常好, 從初中到高中, 都擔任班裡的學習委員。 直到高二的時候, 換了新的班主任。 新班主任是位比較古板的中年女士, 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 尤其看不慣像他這樣活潑好動、愛和老師嬉皮笑臉的學生。 他喜歡在課堂上搶答問題, 以前總能得到老師們寬容的笑臉, 碰到這位新班主任, 屢次換來的都是白眼, 還厲聲訓斥他不懂規矩。 這也讓他心裡很有些失落, 於是, 在一次授課過程中, 他有意地挑出了老師念的錯字, 大聲地提出質疑, 讓班主任的臉青了又白。 從此他就得罪了班主任。 學習委員被撤掉, 人被安排到教室最後一排座位, 班上的許多同學也開始孤立他。最過分的,他本來有去參加“奧數”競賽的機會,校長定的名單,也被班主任以某種理由給否定掉了。每期末的評語上,都寫著“道德品質不良”,連畢業評語,都是這類尖刻的評價,差點讓他沒有被大學錄取。

他說,那時候,我真的很想拿把刀去砍她,去問問她,既然為人師表,怎麼能夠這樣對待一個懵懂的少年?就算我有錯誤,怎麼能用如此陰毒的手段,像對待仇敵一樣陷害我?如果不是同學的勸阻,也許我真的會衝動地去了。那麼,現在的我也許就已經不能坐在這裡了。

青春期是人格形成最關鍵的時期,這時發生的每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有可能對以後的人生形成重大影響。遭到老師報復性懲罰的學生,在憤怒中,也形成了這樣的一種心理暗示:狠狠地懲罰觸犯自己的人,是非常有效果的,我以前經受過痛苦,今後,我也可以以牙還牙地去教訓別人。

我問這位年輕老師:在你的印象中,那位班主任和同事相處如何,家庭生活又怎麼樣?他想了想回答:她似乎不太和人來往,總是上完班就回家,不像別的班主任,還會留在學校裡處理一些班級問題。至於家庭,聽說她很早就離婚了,原因是她丈夫經常打她,據說飯菜做得不合口都能換來一頓暴打。她也沒有小孩,一直獨身。

我的心裡浮出一個漸漸清晰的事態輪廓,班主任也是個在生活中經受過不幸的女人,家庭暴力帶來的傷害,和那個比現在要封閉的時代環境,都讓她長期生活在一種心情壓抑卻無處可訴的狀態中。那些曾降臨她身上的暴力,激起的憤怒,並沒有隨時間流逝而消失,總在下意識尋找一個發洩口。對於這種情況的女性,最現成的發洩點,常常是她們的子女,但她並未生兒育女,於是,在她權威所及範圍之內的學生,便成了替代品。這就是現在年輕老師會責駡、體罰自己學生的真正源頭。而再往上追溯,那位造成班主任不幸生活的暴力型丈夫,或許也有著他曾經的心理創傷。

我告訴年輕老師,你是懲罰行為的受害者,是當年你班主任在自身家暴陰影無法解脫下的轉嫁。如果你因為這樣就也去責駡體罰學生,你就成了怪圈中的一環,把懲罰行為傳遞下去,你的學生,將來心中也會藏著和你一樣的傷痛。那也是你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從現在起,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你要給自己一個平和安詳的心,利人,首先更是為你自己。

年輕的老師向我做出了保證,第一步就是向那個虐貓的孩子道歉,和孩子、孩子的家長一起,撫平曾經的心靈傷害。心理學家研究認為:真正的成功者不會實施懲罰。懲罰會引起一連串的報復,對每個人來說都會帶來糟糕的結果。獲得最高收益的那些人是不會使用有代價的懲罰的。只有生活的失敗者,才會向懲罰他人中去尋找力量,尋找自我意志力的體現。

所以,當我們在生活中,不那麼幸運地,遇上了來自他人不合情理的懲罰,要控制住自己的怒火,平靜下來,理智地解決問題,不要將懲罰的迴圈繼續下去,不要傳遞痛苦,拒絕把自己也變成人生的失敗者。

班上的許多同學也開始孤立他。最過分的,他本來有去參加“奧數”競賽的機會,校長定的名單,也被班主任以某種理由給否定掉了。每期末的評語上,都寫著“道德品質不良”,連畢業評語,都是這類尖刻的評價,差點讓他沒有被大學錄取。

他說,那時候,我真的很想拿把刀去砍她,去問問她,既然為人師表,怎麼能夠這樣對待一個懵懂的少年?就算我有錯誤,怎麼能用如此陰毒的手段,像對待仇敵一樣陷害我?如果不是同學的勸阻,也許我真的會衝動地去了。那麼,現在的我也許就已經不能坐在這裡了。

青春期是人格形成最關鍵的時期,這時發生的每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有可能對以後的人生形成重大影響。遭到老師報復性懲罰的學生,在憤怒中,也形成了這樣的一種心理暗示:狠狠地懲罰觸犯自己的人,是非常有效果的,我以前經受過痛苦,今後,我也可以以牙還牙地去教訓別人。

我問這位年輕老師:在你的印象中,那位班主任和同事相處如何,家庭生活又怎麼樣?他想了想回答:她似乎不太和人來往,總是上完班就回家,不像別的班主任,還會留在學校裡處理一些班級問題。至於家庭,聽說她很早就離婚了,原因是她丈夫經常打她,據說飯菜做得不合口都能換來一頓暴打。她也沒有小孩,一直獨身。

我的心裡浮出一個漸漸清晰的事態輪廓,班主任也是個在生活中經受過不幸的女人,家庭暴力帶來的傷害,和那個比現在要封閉的時代環境,都讓她長期生活在一種心情壓抑卻無處可訴的狀態中。那些曾降臨她身上的暴力,激起的憤怒,並沒有隨時間流逝而消失,總在下意識尋找一個發洩口。對於這種情況的女性,最現成的發洩點,常常是她們的子女,但她並未生兒育女,於是,在她權威所及範圍之內的學生,便成了替代品。這就是現在年輕老師會責駡、體罰自己學生的真正源頭。而再往上追溯,那位造成班主任不幸生活的暴力型丈夫,或許也有著他曾經的心理創傷。

我告訴年輕老師,你是懲罰行為的受害者,是當年你班主任在自身家暴陰影無法解脫下的轉嫁。如果你因為這樣就也去責駡體罰學生,你就成了怪圈中的一環,把懲罰行為傳遞下去,你的學生,將來心中也會藏著和你一樣的傷痛。那也是你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從現在起,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你要給自己一個平和安詳的心,利人,首先更是為你自己。

年輕的老師向我做出了保證,第一步就是向那個虐貓的孩子道歉,和孩子、孩子的家長一起,撫平曾經的心靈傷害。心理學家研究認為:真正的成功者不會實施懲罰。懲罰會引起一連串的報復,對每個人來說都會帶來糟糕的結果。獲得最高收益的那些人是不會使用有代價的懲罰的。只有生活的失敗者,才會向懲罰他人中去尋找力量,尋找自我意志力的體現。

所以,當我們在生活中,不那麼幸運地,遇上了來自他人不合情理的懲罰,要控制住自己的怒火,平靜下來,理智地解決問題,不要將懲罰的迴圈繼續下去,不要傳遞痛苦,拒絕把自己也變成人生的失敗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