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懷下一胎間隔過短有哪些風險?為什麼有風險?

懷下一胎間隔過短有哪些風險?產生風險的原因是什麼呢?育兒專家將一一解答。

國外研究

1989年婦產科醫學期刊刊登, 由哈佛大學醫學院針對4489位經產婦所進行的研究指出, 兩胎之間的懷孕間隔若小於18個月, 較間隔為24〜36個月的產婦, 有近2倍的風險生下雖足月但體重過輕的寶寶。 而2007年美國婦產科醫學期刊也曾驗證過懷孕間隔短與早產的相關性, 認為若兩胎懷孕間隔少於12個月, 早產的機會較高。

間隔少於18個月容易導致胎兒發育較遲緩、早產、生下低體重兒或死產等風險。

間隔少於6個月容易引起早期破水、產前出血、產後子宮感染。

Advertisiment

間隔少於3個月其他研究也曾提到, 如果生產後3個月以內再度懷孕, 次胎極度早產的情形(小於32周)將明顯增加, 且新生兒死亡率也較高。

間隔3〜6個月在排除干擾因素〔如產婦的社會經濟地位)後, 則生產的間隔時間與胎兒的預後狀況並無直接相關。

間隔大於59個月需要注意的是, 不只懷孕間隔短有風險, 若與前次生產間隔多於59個月, 也容易導致妊娠高血壓等相關病症。

國內研究

國內研究方面, 也提到懷孕間隔短容易導致早產, 對於前胎為足月產者, 當兩胎懷孕間隔少於6個月時, 早產的風險會明顯僧高。

風險程度

過去較常引用的英國醫學期刊及多項類似研究顯示, 次胎懷孕的時間最好距前次生產後18〜23個月。

Advertisiment

造成風險的原因尚未明朗:

對於懷孕間隔較短的孕婦, 為何其懷孕風險較高呢?(http://zhishi.mama.cn/)育兒專家提醒, 其實目前尚無法詳細解釋真正的成因, 多半僅能推斷可能的原因, 包括:

1、身體尚未復原 從生理上來看, 子宮於產後尚未獲得充分的休蕎生息, 產婦的營養耗損來不及補充恢復, 未能恢復原本的健康狀態。

2、精神壓力加重 在養育現有小孩的同時, 如果再度迅速懷孕, 精神壓力可能會加重, 身心都無法獲得充分休息, 不如第一次懷孕時較能專心養胎。

3、經濟負擔加重 家庭成員增加, 經濟負擔加重, 因家庭結抅改變而引發社會經濟問題。

4、增加高危妊娠因素 懷孕間隔較長的孕婦, 其懷孕風險較高的原因, 則可能在於孕婦懷孕年齡的增加,

Advertisiment
高齡妊娠的諸多相關危瞼因素也相對增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