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胎教——不重音樂重時間
在5個月之前, 胎兒只能感知輕微的振動, 還聽不到任何聲音。 到5個月時, 胎兒的聽覺已經開始發育, 在6個月的時候, 胎兒的聽覺逐漸發達, 可以分辨媽媽的聲音和周圍的響聲。
該怎麼做?時間怎麼控制?
孩子在肚子裡, 睡眠的時間多, 清醒的時間少。 第一次只做5分鐘, 以後慢慢地增加, 最多也只能增加到10-15分鐘, 時間從每天1次, 每週2次, 增加到每週做4次, 每天做3次。
音訊的頻率和強度:分貝不能超過65分貝, 就是聽起來剛好聽清楚就好, 並且感覺不到刺耳。 要找抒情的歌曲, 古典的比如莫札特、貝多芬的音樂,
Advertisiment
不該做什麼?
4個月以後, 准媽媽最好不要長期待在環境吵雜的地方, 比如迪吧、KTV、建築工地等。
聽音樂時, 千萬不要把耳機或者音箱扣在肚皮上。
因為胎兒的聽覺正在發育, 嘈雜刺耳的聲音反而會損害胎兒的聽覺, 導致先天性耳聾等嚴重後果。
語言胎教——爸爸的聲音很重要
專家說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大夫曾經花了一個晚上, 接產過一位寶寶, 因為是難產, 所以寶寶在娩出後, 她照顧了寶寶一個晚上。 在給寶寶做體格檢查時, 他始終沒睜開眼睛看她, 而把第一次睜眼的瞬間給了媽媽, “孩子的媽媽剛說一句話, 寶寶馬上開眼睛找媽媽。 ”專家解釋, 為什麼醫護人員一直對寶寶講話,
Advertisiment
該怎麼做?
孩子最喜歡媽媽的聲音, 而媽媽也不一定要有很好的歌喉, 只要能唱給孩子聽, 就是最好的。 這樣胎兒在肚子裡就可以先熟悉媽媽的聲音, 增強雙方的感情交流。
爸爸說話比媽媽更管用, 因為男性的聲音有穿透力, 比女性的聲音更容易穿透腹壁進入到胎兒的耳朵裡, 可以讓胎兒多聽聽爸爸的聲音。
不該做什麼?
由於腦神經系統發育, 胎兒也開始能直接感受到媽媽的情感, 所以這時候, 准爸爸媽媽們可千萬不要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