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懷孕寶寶補鈣不可盲目進行

核心提示:鈣是人體內含量多的礦物質之一, 約占體重的1.5%~2%。 人體對鈣的需要量很大,體內的鈣不斷地流失又要不斷地補充以達到平衡。 嬰幼兒在出生第一年生長最迅速, 1周體重增長3倍, 身長增長0.5倍, 這就需要大量的鈣鹽沉積在骨組織內促進新骨的形成和骨的生長。 但補鈣不可盲目進行, 否則非但補不了鈣還會對寶寶身體造成傷害。

一鈣的分類

第一類鈣劑:以動物或魚類鱗骨、珍珠殼、貝殼或碳酸鈣礦石為原料, 加工以后以無機鹽形式存在。 這類鈣劑化學結構不一, 多為碳酸鈣、氧化鈣、氫氧化鈣等。

Advertisiment
這類鈣劑的優點是取料廣泛, 吸收率高, 價格低廉。 產品有活性鈣、活力鈣、長效鈣、強力鈣等。

第二類鈣劑:乳酸鈣、葡萄糖酸鈣、醋酸鈣、馬來酸鈣、枸?酸鈣等, 其化學形式為有機酸鈣。 這類鈣劑對胃腸道刺激性較小, 但含鈣量低, 對長期或需補鈣量較大的患者易造成困難。

第三類鈣劑:超微粉化碳酸鈣制劑和氨基酸鈣制劑, 其特點是溶解性好, 生物利用度高, 對胃腸道刺激性小。 現在在第三類鈣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螯合鈣—如愛珍鈣和樂力鈣, 增加了鈣的吸收率。

二鈣的丟失

1、補鈣要補鎂。 人們補鈣的時候, 只注意補充維生素D, 卻往往不知道要補充鎂。 鈣與鎂似一對雙胞胎兄弟, 總是要成雙成對地出現, 而且鈣與鎂的比例為2∶1時,

Advertisiment
是最利于鈣的吸收利用的了。 所以, 在補鈣的時候, 切記不要忘了補充鎂。 含鎂較多的食物有:堅果、黃豆、瓜籽、谷物、海鮮產品。

2、磷多丟失鈣。 鈣磷比例失衡是導致人們缺鈣的元兇。 人體內的鈣磷正常比例是2∶1, 然而, 現實生活中, 人們過多地攝入碳酸飲料、咖啡、漢堡包、比薩餅、小麥胚芽、動物肝臟、炸薯條等大量含磷的食物, 使鈣∶磷比例高達1∶10~20, 這樣, 飲食中過多的磷會把體內的鈣“擠”出體外。

3、高蛋白流失鈣。 高蛋白飲食是引起骨質疏松癥的原因所在。 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A:每天攝入80克的蛋白質, 將導致37毫克的鈣流失;B:每天攝入240克的蛋白質, 額外另補充1400毫克的鈣, 將導致137毫克鈣的流失。 額外補充鈣并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鈣流失,

Advertisiment
過量攝入大魚大肉而不注意酸堿平衡, 將導致鈣的大量流失。

三鈣的補充

1、空腹不宜補鈣。 無論是食物中的鈣還是各種鈣劑中的鈣, 進入人體后均需在胃酸的作用下解離成鈣離子, 若沒有胃酸的分解消化, 鈣就不能很好地被肌體吸收利用。 所以我們建議鈣劑與食物同服, 不宜空腹服用。

2、鈣劑不宜與牛奶同服。 牛奶和鈣強化劑都是很好的鈣源, 但鈣強化劑與牛奶同服會降低鈣的吸收利用率, 造成鈣質的浪費, 所以, 鈣強化劑最好不與牛奶同服。

3、鈣不宜和鋅一起補。 就鈣與鋅而言, 如果混合一起服用, 鈣能降低鋅的吸收, 兩者同用實際上只發揮了補鈣的作用, 補鋅的功能因遭受抑制而無法發揮出來。

4、補鈣不宜過量。

Advertisiment
人體對于鈣的吸收是有限的, 尤其是嬰幼兒。 生活中主要存在魚肝油補鈣過量的問題。 因為, 魚肝油是一種脂溶性制劑, 如果攝入過多, 會附著在細胞表面, 最終形成鈣化問題。 吸收不了造成鈣的沉淀, 也是形成腎結石的一個原因。 不僅如此, 還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比如大腦鈣化等問題。  
 溫馨提醒:冬天來臨!各位準媽媽是否備好了過冬的衣服、如果

你正在為如何網購孕婦裝而發愁, 請不要錯過生育健康網整理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