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懷孕就得牙周病?囗腔衛生習慣需早建立

根據美國牙周病醫學會報導指出:「罹患牙周病的懷孕婦女, 發生早產或產下體重不足嬰兒的可能性, 是正常婦女的七倍。 」牙周病與細菌感染有關, 任何感染均可能對胎兒的健康造成潛在危險, 由此可見牙周健康對懷孕婦女的重要性, 對於有打算受孕的婦女朋友, 建議最好先做好產前的牙周檢查及治療, 才不致於影響懷孕期間母體與胎兒的健康。

Advertisiment

懷孕就得牙周病?囗腔衛生習慣需早建立

患者口腔衛生不佳, 有牙菌斑堆積而導致牙周病, 加上懷孕時期女性荷爾蒙增加, 使牙齦更容易發炎流血, 所以牙周病有加劇的情形。

女性荷爾蒙與牙周病的關係

其實懷孕本身並不會導致牙周病, 而是因為懷孕時身體的荷爾蒙動情素及黃體激素迅速升高, 而使口內細菌數目大量增加, 如果原本即有牙周病, 卻因疏忽未治療, 此時會更加重牙周病問題。

Advertisiment
尤其牙周病本身是一種低度的感染, 患者並不會有極度的不適, 很多病人常常誤以為是「火氣大」而已, 一旦發作, 就有可能症狀較為嚴重。

至於牙周病的一些症狀包括牙齦出血、牙齒敏感、齒牙動搖以及長膿包, 也常會因婦女懷孕期間荷爾蒙的變化, 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 而容易被忽略。 WCLI雷射專科醫師呂睿庭表示, 根據臨床的醫學統計顯示, 懷孕時發生牙齦炎的百分比約占30~100%, 比例上偏高, 為避免懷孕之後可能造成牙周病的情況惡化, 增加處理及治療上的困難, 建議最好是準備懷孕前就及早做好牙周病的檢查與治療, 避免日後衍生更嚴重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孕前先治療

準備要懷孕的女性最好在之前先作全口牙齒檢查, 若有蛀牙或牙周病, 都需在懷孕之前先做好適當的治療。

在牙周病的治療上, 除了牙醫師精湛純熟的技術外, 還需建立正確的囗腔衛生習慣。 牙醫師陳浩明提醒, 牙周治療後的口腔清潔仍需多加注意, 為避免細菌的再度滋生, 最好吃完食物後馬上清潔牙齒,

Advertisiment
建議可運用牙線、牙間刷及牙刷的潔牙順序使用, 將牙齒徹底清潔乾淨;而在懷孕期間, 要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定期洗牙。

一旦在懷孕期間有牙周病惡化、牙齦腫大的情形, 還是需要給醫師治療, 否則不易自行痊癒。 只要牙周健康, 並在懷孕期間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就不需擔心「懷一個孩子, 壞一顆牙。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