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懷孕後, 內分泌的變化帶來了心理和情緒上的改變, 這種改變可以分為3個階段。
妊娠4~12周為情緒不穩定期。 懷孕後的妊娠反應和社會角色的變化容易使孕婦產生羞怯、恐怖和反感的心理。 妊娠反應給孕婦帶來身體的不適和對分娩的恐懼, 也使孕婦從心理上還不大願意接受這個小生命。 在此時期, 孕婦情緒很不穩定, 愛發脾氣。
妊娠16~32周為逐漸適應期。 這個時期孕婦已度過妊娠反應期, 身體狀況好轉, 心理上也開始接受現實。 然而, 孕婦因為壓力大, 害怕生出畸形兒或對胎兒的性別有所期待,
Advertisiment
妊娠32~40周是孕婦過度負荷期。 胎兒發育迅速, 致使孕婦負擔過重, 行動不方便, 臨近分娩思想壓力增大, 因而, 孕婦精神壓抑、焦慮、易激動。
以上孕婦情緒的變化是正常現象, 因此, 孕婦本身和家庭成員尤其是丈夫, 要體諒孕婦, 並幫助她解除憂慮和不安, 使孕婦平靜而又愉快自信地度過懷孕的這10個月, 迎接寶寶的到來。
懷孕後脾氣變得古怪起來, 即便准爸爸每天處處小心呵護, 准媽媽媽咪還是百般不滿。 為什麼懷孕後的脾氣變得如此糟糕?准媽媽脾氣不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和性格嗎?怎麼改善准媽媽媽咪的壞脾氣?
懷孕後有壞脾氣的原因:
Advertisiment
(1)懷孕後身體的內分泌系統處於變動過程中
(2)夫妻吵架, 准媽媽感情絕望、與公婆、鄰里爭吵和憂鬱寡歡。
(3)准媽媽本人及家屬對妊娠的態度, 特別有些家庭有重男輕女的思想, 使准媽媽處於應激狀態, 發生精神狀態的變化, 嚴重時會出現情緒不穩、衝動、行為異常等妊娠期精神障礙。
壞脾氣對胎兒的影響:
按照中醫來說就比較嚴重了, 生氣比較嚴重的時候甚至能導致流產。 這主要是肝的問題, 但是懷孕期間很多東西都不能吃的, 所以不建議你吃藥來調節。 還是自己從心理上調節, 多想想開心的事情, 比如說可以想想自己馬上就要做母親了, 自己的孩子又是胖乎乎的那麼可愛之類的可以讓自己高興的事情。
Advertisiment
(1)懷孕後7至10周內, 准媽媽情緒過度不安, 可能導致胎兒口唇變形;
(2)懷孕後期, 准媽媽如果精神狀態突然改變, 如受嚇、恐懼、憂傷等, 或長期的精神過度緊張, 可導致子宮出血, 胎盤早期剝離, 胎兒死亡;
(3)准媽媽承受精神壓力時, 胎動次數明顯增加, 若准媽媽惡劣情緒持續幾周, 則胎動將一直維持在一個過高的水準上, 嬰兒出生時體重低, 躁動不安, 好哭鬧、吐奶, 甚至消瘦、脫水。
(4)當准媽媽暴怒或大哭大叫時, 會引起胎兒不安和恐懼。 准媽媽嚴重的持續性精神不安, 能激起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
Advertisiment
如何改善壞脾氣:
(1)准爸爸應對準媽媽體貼入微, 減少准媽媽的勞務, 多多注意准媽媽的精神情緒, 隨時加以勸慰與開導, 使准媽媽和家庭長期處於一種和諧而愉快的氣氛之中。 同時, 丈夫應經常抽空陪其散步、聽音樂、閒聊或欣賞精美的圖片, 或一起想像未來的孩子, 設計美好的未來等, 儘量減少家庭瑣事對準媽媽的刺激。
(2)公婆, 應多予體貼和寬慰, 使准媽媽感覺比以前更溫暖和家庭更和睦。 特別是公婆要表現出生男生女都一樣高興, 以免給准媽媽精神上蒙上一個恐懼的陰影。
(3)准媽媽本人應胸懷豁朗, 凡事要從胎兒的生長發育去考慮,
Advertisiment
所以, 想要優生的媽媽必須保持愉悅、歡暢的心緒。 這就需要老公們多多照顧和關懷妻子的情緒和心境, 不要再為生活瑣事吵架拌嘴, 這是生個聰明、健康的寶寶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