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懷孕時期孕媽媽們的飲食原則介紹

原則1:精心調配 幾乎所有的孕婦都需要更多地攝入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及熱能。 如果孕前不是很注意飲食, 孕期就要注意保持豐富、均衡的孕期飲食結構, 還要少吃垃圾食品。

原則2:不吃生食 未經高溫消毒的生海鮮(如牡蠣、生魚壽司)、牛奶、肉醬、生的或半熟的肉類和家禽都不應出現在孕期飲食中。 這些食物都可能是細菌的來源, 會對胎兒造成傷害。

原則3:服用補充劑 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就像一個營養銀行, 能使孕婦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素。 例如維生素補充劑含600~800微克葉酸, 服用後可預防寶寶出現神經管缺陷。

Advertisiment
懷孕中後期服用鐵、鈣補充劑, 能確保孕婦對這些重要礦物質的需求。

原則4:不要節食 懷孕期間體重合理增加是健康懷孕的最好標誌之一。

原則5:體重逐步增加 通常孕期增重11~16千克最為理想。 如果懷孕時體重低於正常水準, 那麼體重可以增加12~18千克;如果懷孕時體重超過正常水準, 就只需要增加7~11千克。

原則6:每4小時進餐一次 即使孕婦不餓, 寶寶也可能餓了。 所以, 孕婦應每4小時進一次餐。 如果孕婦有噁心、厭食、燒心或消化不良, 可以一天進餐五六次。

原則7:偶爾吃點甜食 甜點雖然不應成為孕期飲食的主要部分, 但也不必因為有孕在身而放棄香蕉汁、水果脫脂雪糕、優酪乳皮的脆餅乾或什錦雜果等甜食。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