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 常見的併發症有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以及妊娠糖尿病。 若病情控制不當, 容易導致母親及胎兒圍產期死亡率與罹病率。 唯有及早診斷, 控制病情, 母子才能安全。
1.妊娠高血壓
【定義】懷孕前或懷孕前12周出現高血壓, 這種孕婦通常有特發性高血壓, 即非懷孕所引起的高血壓。 在懷孕20周之後出現高血壓即收縮壓高於140或舒張壓高於90,
Advertisiment
【影響】
(1)在母體方面:
*妊娠高血壓若控制得不好, 可能會發生子癇前症。
*胎盤早期剝離, 而必須提前娩出胎兒, 胎兒早產後續問題多, 所以最好能儘量避免。
*妊娠高血壓症狀嚴重的話, 胎兒死亡率約6%。
(2)在胎兒方面:
*在高血壓的影響下, 胎兒血流量異常, 會導致胎兒在子宮內獲得的營養不足, 體重也相對較輕, 而有胎兒生長遲滯的問題(IUGR)。
*氧氣供應不足, 胎兒可能會出現窘迫的徵兆(fetal distress)。
【治療】
*若妊娠高血壓發生時間越早, 對胎兒的影響就越大。
*妊娠高血壓的治療, 首先應先控制好血壓, 預防勝過治療。
*一般會先控制飲食, 勿吃太鹹之食物。
*若血壓依舊高,
Advertisiment
*對於症狀嚴重的孕婦建議住院, 給予硫酸鎂, 以預防痙攣發生。
2.子癇前症
【定義】若有妊娠高血壓外加水腫或蛋白尿, 或二者則稱子癇前症。 而子癇前症又合併抽搐則稱之子癇症, 母親及胎兒的死亡率特別高。
【威脅性】子癇症症狀嚴重, 胎兒死亡率為10~28%, 胎兒早產機率為15%。
【症狀】子癇前症的3大症狀:高血壓、蛋白尿和全身性水腫, 它們出現的順序並不一定, 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其他臨床症狀還有頭痛、體重增加、上腹疼痛、視力模糊、尿少、胎兒體重過輕或急性窘迫、凝血因數的耗損及胎盤早期剝離等。
【原因】
*子癇前症的真正原因迄今仍沒有最好的解釋方法。
*最主要的病理變化是血管痙攣, 及水分和鹽分的滯留。
Advertisiment
*這些改變的影響是, 減少腎臟的濾過功能, 胎盤血量的供應也減少, 於是便產生了血壓增高、尿中有蛋白及水腫現象, 胎兒也有發育過小的情形。
子癇前症孕媽咪的生活準則
如果真的出現子癇前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