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懷孕期間孕媽媽絕對不能吃這些藥

近來, 聯體嬰兒事件頻頻在媒體上出現。 妊娠期用藥可能影響胎兒正常發育, 這點已引起人們高度重視, 但也不可談藥色變, 得了病硬扛著不治, 尤其是感染性疾病, 這樣對孕婦和胎兒都不利。 專家說, 其實, 妊娠期只要正確選用抗生素, 既能治療孕婦疾病, 又不影響胎兒健康。
孕婦不應絕對忌藥
外地曾有一孕婦在妊娠6個月時患闌尾炎。 雖經醫生明確診斷, 但其家屬和本人因擔心藥物殃及胎兒, 拒絕治療, 最終引起闌尾穿孔及彌漫性腹膜炎, 導致敗血症而致胎死宮內後早產, 產婦也因敗血症於分娩後第二天死亡。
Advertisiment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產科主任李笑天告訴記者, 像這樣怕用藥的孕婦在臨床上不是少數, “藥物對胎兒有影響”已使很多孕婦患有嚴重的“恐藥症”。 由於胎盤屏障作用是有限的, 某些藥物對妊娠期胎兒, 特別是早期妊娠者確有危害, 如藥物反應大能使胎兒發生肢短畸形, 妨礙胎兒骨骼發育等, 屬妊娠各期禁忌用藥。
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杜文民博士認為, 對孕婦用藥沒有絕對安全的, 青黴素類及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對胎兒相對較安全。 以上兩類藥物都能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而起到殺菌作用, 因藥物毒性低, 一般情況下, 可安全用於妊娠各期感染患者。 大環內酯類毒性也小, 在醫生指導下可用于孕婦。
Advertisiment

五類抗生素絕不能用
杜博士說, 氨基甙類抗生素(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妥布黴素等)對胎兒聽力及腎臟有損害;四環素類抗生素(如四環素、土黴素、強力黴素、甲烯土黴素等)容易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孕早期可致胎兒畸形, 四肢發育不良及小肢畸形, 孕中期可致牙蕾發育不良, 從而使乳牙呈棕黃色及牙釉質發育不良, 恒牙發育也受影響, 易造成齲齒, 孕後期可引起肝、腎損害;喹諾酮類(如吡呱酸、氟呱酸、氟啶酸、氟嗪酸等)在動物實驗中可引起幼崽關節發育受損, 雖然在人尚無這方面的證據, 應用時也應謹慎;磺胺類(磺胺甲基異惡唑等), 容易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與血漿蛋白結合, 而將膽紅素替換出來導致新生兒黃疸;甲硝唑類藥物容易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Advertisiment
動物實驗有致畸作用, 尤其是妊娠頭3個月, 組織器官形成時期更是危險, 所以不宜應用。 總之, 妊娠期患了感染性疾病不可盲目用藥, 要及時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用藥物進行治療。
孕期吃藥後可請權威診斷
有些孕婦孕期吃過藥, 始終擔心會影響孩子, 為了寶寶的安全起見, 最終選擇了做人流。 令人遺憾的是, 從此以後她再也不能生育了。 事後回想, 當時要是把寶寶留下來, 說不定如今寶寶也未必有事。
據統計, 孕婦最容易患的疾病就是感冒。 很多孕婦因害怕藥物對胎兒的影響, 而不敢用藥, 最終引起高燒或其他併發症。 但事實上, 高熱、缺氧和休克等還都可能嚴重影響胎兒,
Advertisiment
導致流產、早產、死胎或先天異常。
杜博士認為, 在停經10天內用藥問題不大, 不必恐慌;在三個月內胚胎發育較快, 對藥物很敏感, 最好別用;在三個月以上就好些。 李主任提醒, 如果遇到孕期誤服藥等情況, 最好儘早到大醫院產前診斷中心, 將詳細的服藥時間和服藥數量提供給醫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