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人對孩子說話需注意

國外創造力問題專家認為, 如下心理枷鎖妨礙著創造力的發揮: 

1、認為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2、認為我們要有邏輯性。  

3、堅持要遵守規則。  

4.需要實事求是。  

5.認為遊玩是無意義的。  

6.認為“這不是我的專業領域”。  

7.要求避免模棱兩可。  

8.要求不要太愚蠢。  

9.認為犯錯就是壞事。  

10.認為我沒有創造力。  

在當前青少年教育中, 以上枷鎖主要表現為下述“殺手語言”, 提請廣大教育工作者注意: 

“你怎麼這麼笨!” 

懷疑學生的智力既是不道德的也是不負責任的更重要的是它壓抑了學生的創造力老師一句漫不經心的訓斥可能永遠關閉學生的創造力大門。

Advertisiment
 

“把它寫出來。 ” 

學生的學習風格有差異, 有的喜歡視覺學習法, 有的喜歡聽覺學習法, 有的喜歡動覺學習法。 削足適履會妨礙他們的創造性發展。  

“跟你簡直說不通。 ” 

可能是師生之間的交流風格不“匹配”。 可不可以換一種方式表達, 或者佐以手勢、文字改善溝通效果? 

“沒有把握的事不要做。 ” 

冒適度的風險和自由選擇是創造力發揮的前提。  

“你太幼稚了。 ” 

或許不是學生幼稚, 只是他提供了一種你未曾想到的視角。  

“要實際點!” 

夢想是青少年的一大特徵, 也是創造力賴以生長發育的溫床。 我們不能以成人的尺子去衡量青少年心目中的“現實”。  

“因為我說過這事, 所以你就必須這樣做。 ” 

這是一種態度蠻橫、思想懶惰的姿態,

Advertisiment
靠權威來壓制學生是一種殺雞取卵的行為。 挫傷學生的創造熱情不說, 從長遠看, 也會降低老師本身的可信度——學生無法接受一個隻講權威不講道理的師長。  

“牛頭不對馬嘴。 ” 

能將表面不相關事物聯繫起來也是創造性思維的特徵, 是“水準思維”的一種表現, 水準思維是全球創新首席科學家愛德華德.波諾提出的創造性思維方法, 指橫跨多個學科或領域的思維, 相對於同一學科或領域內的縱向思維而言。  

“這不是標準答案。 ” 

認為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是妨礙創造力的心理枷鎖之一。 我們應鼓勵學生多項選擇甚至選擇, 書本上沒有的答案。 以“合理性”而不是“標準性”為原則判斷學生的回答。  

“搗什麼亂?” 

注意自己的授課方式是否造成了學生的分神?考慮改變另一種解釋方法,

Advertisiment
而不一味責備學生。  

“你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 ” 

求同的思維是創造力的大礙。 不要因甲的優秀壓抑乙的出色。  

“不要浪費時間思考了。 ” 

這只會鼓勵思維的懶惰。 創造力和思考力也是一種

“力”, 必須通過“鍛煉”才能發展。  

“荒唐!” 

有時候, “荒唐”往往是創造力的最好朋友, 即便真的“荒唐”, 教師也應以引導的手段將學生引向更好的解答。 比如:“你這個觀點很有趣, 不過還有沒有更好的想法呢?”這種積極、支援的語言會讓學生在放鬆的心態下進一步拓寬思路。  

“好好的為什麼不按原來的方法做?” 

突破舊有思路, 尋求新得方法是不斷拓寬視野得必由之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