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績高不代表學得好

加德納的研究以及許多其他研究表明, 許多好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雖然學到了一些東西——但卻不能理解。

物理是解釋這一現象最好不過的例子。 諸如麻省理工學院(MIT)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riHopkins)之類美國知名學府裡的學者驚訝地發現, 那些在物理課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 即便是在課堂上學過的知識, 如果稍稍變化一下形式, 他們便無法完成基本作業。 一則很典型的例子:分別列出一枚硬幣被拋向天空時以及達到軌跡頂峰時的受力情況。

正確答案應該是:一旦硬幣被拋向天空, 就只受到地球引力。

Advertisiment
儘管如此, 有70%的學生給出的答案很不專業, 如同像沒上過力學課一樣。 他們答案的關鍵反映了直觀但錯誤的想法:硬幣首先受到一個來自手的力, 然後消耗, 接著才受到地球引力。 這表明學習自然科學的學生在月相、四季交替的緣由以及自我身體的運動等問題上, 同樣存在此類盲區。 此類老生常談的嚴重錯誤無疑限制了自然科學, 同樣人文科學也有類似情況。 如果遮住作者的名字, 文學學生辨別作品究竟是名著還是拙劣文藝作品的能力, 就戲劇性地減退。 有目共睹的是, 為何即使是好學生也會不理解他們日後要研究的每門學科之間的基本聯繫呢?通過霍華德·加德納的研究總結得出:我們總是遺忘了一個事實,
Advertisiment
幾乎每位學生的身體內, 都住著一個5歲大的“未受過學校教育”的理解力掙扎著要表達自己。 矛盾正是從那裡開始的。

老師和家長早已習慣在所謂的好學校裡以成績作為判斷是否理解的標識。 學生要是能從多項選擇中選出正確答案, 或者在考試中用預定的方法回答問題, 這樣就能確定學生確實學到了東西。 更重要的問題是:“您確實理解了嗎?”這個問題是我們學校體制下一個巨大的禁忌, 在所學的和真正理解的東西之間存在漏洞。

霍華德·加德納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在我們的校園內和社會上, 始終混雜著三種學習類型的人:

1.直觀學習型:這種類型多指小孩, 以他的天性在來到世上的第一年期間學習語言,

Advertisiment
與他人建立社會關係, 並對周遭的環境建立一個基本的理解。 在此期間, 未受學校教育過的理解力在我們的體內深深紮根。

2.學校學習型:6至18歲之間的學生或多或少地努力學會學校要求的知識、題材。

3.專家學習型:不受年齡限制, 對一個或多個領域有很透徹的理解, 遠不止對專業知識的複述。

加德納已經建立了他的完整的教育學體系以及新的學習方法, 消除了這三種學習類型之間的鴻溝。

我們所有人在學習時代都親身經歷過直觀學習和學校學習之間的矛盾, 正如我們即便通過了考試, 也許還拿了很高的分數, 卻對事物只留下了模糊不清的記憶。 我自己也聽說過, 有些學生能夠很好地處理這個矛盾, 所以他們從來不會有很嚴重的學校問題,

Advertisiment
沒錯, 這類學生我們稱之為優秀學生。 反之, 受直觀學習影響很大的學生, 常常被認定為有學習障礙, 並徹頭徹尾地被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