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長參照,壓力還是動力

我們都明白, 孩子的成長必須按部就班, 那是因為不同年齡、不同階段, 孩子的心理狀態不同, 對社會的理解也不同, 我們很難與3歲的孩子討論如何分辨絕對的是非善惡, 因為他們還理解不了深層的含義, 但是我們如果為他設立一個參照物, 告訴他某某人拾金不昧是值得讚揚的, 某某人聚眾鬥毆是不對的, 這樣孩子就容易理解得多, 在腦海裡的印象也就更深刻。 這就是參照物的好處, 它幫助孩子具象地分析世界, 用人物或事物看待問題, 比連篇累牘的大道理更容易理解。

為孩子選參照物的第二個優點,

Advertisiment
那就是父母們樂此不疲地推崇“參照物”教育法的原因, 那些人或物, 一定是有其優秀的, 值得學習的地方, 為孩子提供這樣一個“參照”的標準, 能幫助孩子多吸取他人的長處。 父母嘮叨一百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也許都不如榜樣一件小事的激勵有效, 孩子們有喜歡模仿的天性, 多提供、介紹優秀的參照物給他們, 日積月累耳濡目染, 自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那為什麼現在那麼多聲音在說要還原孩子的發展空間, 不要用對比的方式去壓抑孩子呢?其實, 參照物本無過錯, 錯在父母使用不當。 這時, 參照物起到的就是反面作用。

參照物的選擇, 大多是由父母一廂情願決定的, 他們希望孩子如何發展, 或者說他們認識的社會有何種標準,

Advertisiment
就會為孩子設定一個單方面的參照標準, 簡單地說, 他們以自己的經驗和願望, 忽略了孩子的意志。 然而, 孩子有他的世界和想法, 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理解方式, 心中也有自己的參照物, 那是他們心中希望自己所成為的形象, 這時, 父母與孩子的意志就產生了偏差。 如果父母還是按照自己的標準界定孩子的行為, 勢必與孩子發生分歧, 強加的參照物也許就變成了反作用力。 父母大概過於重視了“提供”和“展示”的責任, 而忽視了孩子的接受和認同。 如何避免差異呢?或許我們更應該聽聽參照物教育最重要受眾—孩子的心聲。

除了參照物的先天缺陷—孩子認可度以外, 它還有另一個後天不足, 那就是父母對參照物教育的使用方式和分寸。

Advertisiment
你如何樹立參照物的形象?誇獎?那是當然的, 參照物不優秀就不足以成為參照的標準。 那麼, 誇獎的同時, 你注意到不傷害孩子自尊心了嗎?孩子會不會想, 爸爸媽媽喜歡那個優秀的某某, 不喜歡這個淘氣沒用的我?爸爸媽媽說的那個某某那麼好, 相比之下, 我是不是就一無是處?這些想法, 都會讓孩子自卑, 甚至產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 這種問題可大可小, 我們提倡的是重視和引導, 在樹立參照物形象的同時, 讓孩子明白, 爸爸媽媽把一個優秀的某某擺在你面前, 不是為了讓你難堪, 而是為了讓你更好更棒, 而且爸爸媽媽相信你的能力, 總有一天, 你會超越參照物。

孩子參照物的三個階段

Advertisiment

參照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 主動或被動接受的參考物件和目標, 它可以為孩子成長劃分一個階段性。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由於年齡不斷增長, 心理, 生理的發育也有較大差異, 在不同認知階段, 會反映不同的認知心理, 因此也可把參照物分為三個階段, 以此來分析參照物的選擇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盲目認知階段

0~3歲, 這是人生的嬰幼兒階段。 這一階段由於孩子的生理、心理都處在初步發育期, 他們的成長發展受到自身心理、生理條件的制約, 生活範圍比較狹窄。 這段時期, 他們的參照物主要是生活周邊的人和物, 在心靈深處, 父母的言行舉止會不自覺成為他們的參照物。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 應著重瞭解孩子在這一階段的模仿特點,

Advertisiment
用個人良好的習慣, 為孩子創造積極的參照形象。

朦朧接受階段

4~6歲, 孩子開始初步學習識字、讀書, 瞭解了更多理性內容, 並隨著年齡的增長, 開始關注周圍的環境、人和事。 為了給孩子更直觀、形象地認識優秀事物, 教育孩子往良好健康的方向發展, 父母常用他們身邊熟悉的人或社會、歷史上公認的正面形象來做他們的參照物, 一方面鼓勵他們, 另一方面也使他們有一個奮鬥的目標。 依理來說, 物的選擇無可厚非, 因為在學習過程中, 有一個學習的參照, 對孩子無疑有促進的作用, 但由於孩子性格的差異, 對參照物所帶來壓力的不同承受、轉化能力, 甚至還有父母引導方式的區別, 會讓參照物在孩子心中的實際形象起著不同作用。

人際交往階段

7~8歲,孩子開始上學讀書,接受教育,他們開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有堅定但不清晰的世界觀。這一階段孩子生活的重大改變是,他們開始以獨立的身份與外界交往,在父母的引導和自己所持思想的雙重指示下,接觸社會和同伴。由於這時出現了更多與孩子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參照標準,父母們往往忍不住將孩子的同學、社會上宣傳的優秀形象作為參照物,以此激勵孩子,反而忽略孩子本身的優點和進步。這種比較是雙刃劍,既提供了孩子在同齡人中的比較標準,又容易一廂情願地左右孩子尚未明確的人生觀。

觀點:參照物也是成長的動力

為孩子設定參照物是很多父母喜歡做的事,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作比較,小的時候比胖瘦、食量,大一點比成績、比才華,孩子就像走在天平上,時刻被父母、社會的眼光及言語左右,戰戰兢兢。參照物會帶給孩子無形的壓力,然而,從另一角度來說,也可以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參照物作用的發揮,關鍵在於正確選擇和示範得法。

首先,保持參照物的真實性、可及性、精品性是參照物選擇的三大標準,沒有絕對完美的參照,也沒有到達不了的高度。教育沒有模式,人才也沒有標準,對參照物,父母可以借鑒、參考,但不應照搬、抄襲。教育是個性化的東西,想通過“萬能公式”培養人才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僵化思維,會抑制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創造力。

其次,父母眼光的長遠和心胸的寬廣,左右著孩子對待參照物的心態,比較不是最終目的,因人而異地引導孩子發展才是最大的成功。父母要用客觀公正的眼光去看別人的孩子,也要相對嚴格地要求自己的孩子,把所有的孩子都放在一條相同的起跑線上,再用愛去鼓勵、鞭策他們。只有在這樣公平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將來才有能力去接受社會的考驗,才會成為一個真正有用、人格健全的人。

最後,期待與失望的落差不要在參照物與孩子之間體現,主動地學習和快樂地進步才是大家樂見的效果。父母與其拼命地向參照物看齊,為孩子患得患失,不如實事求是地對孩子採取更合情、合理且合適的教育方式,以促進他們成長。也許退一步,回頭看看,不知不覺中,孩子自己已成為自己的參照物,善於鼓勵和總結,才能更好地繼續前進。

人際交往階段

7~8歲,孩子開始上學讀書,接受教育,他們開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有堅定但不清晰的世界觀。這一階段孩子生活的重大改變是,他們開始以獨立的身份與外界交往,在父母的引導和自己所持思想的雙重指示下,接觸社會和同伴。由於這時出現了更多與孩子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參照標準,父母們往往忍不住將孩子的同學、社會上宣傳的優秀形象作為參照物,以此激勵孩子,反而忽略孩子本身的優點和進步。這種比較是雙刃劍,既提供了孩子在同齡人中的比較標準,又容易一廂情願地左右孩子尚未明確的人生觀。

觀點:參照物也是成長的動力

為孩子設定參照物是很多父母喜歡做的事,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作比較,小的時候比胖瘦、食量,大一點比成績、比才華,孩子就像走在天平上,時刻被父母、社會的眼光及言語左右,戰戰兢兢。參照物會帶給孩子無形的壓力,然而,從另一角度來說,也可以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參照物作用的發揮,關鍵在於正確選擇和示範得法。

首先,保持參照物的真實性、可及性、精品性是參照物選擇的三大標準,沒有絕對完美的參照,也沒有到達不了的高度。教育沒有模式,人才也沒有標準,對參照物,父母可以借鑒、參考,但不應照搬、抄襲。教育是個性化的東西,想通過“萬能公式”培養人才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僵化思維,會抑制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創造力。

其次,父母眼光的長遠和心胸的寬廣,左右著孩子對待參照物的心態,比較不是最終目的,因人而異地引導孩子發展才是最大的成功。父母要用客觀公正的眼光去看別人的孩子,也要相對嚴格地要求自己的孩子,把所有的孩子都放在一條相同的起跑線上,再用愛去鼓勵、鞭策他們。只有在這樣公平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將來才有能力去接受社會的考驗,才會成為一個真正有用、人格健全的人。

最後,期待與失望的落差不要在參照物與孩子之間體現,主動地學習和快樂地進步才是大家樂見的效果。父母與其拼命地向參照物看齊,為孩子患得患失,不如實事求是地對孩子採取更合情、合理且合適的教育方式,以促進他們成長。也許退一步,回頭看看,不知不覺中,孩子自己已成為自己的參照物,善於鼓勵和總結,才能更好地繼續前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