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長是一個過程,不要著急

剛剛過去的這些日子, 朋友圈被“溫暖大白(●-●)”刷屏了。 於是, 不斷地收到媽媽提問:“寶貝3歲了, 可以帶他去電影院看電影了嗎?”

一般遇到“寶寶到了幾歲可以幹什麼了嗎”的提問時, 我都既想說“可以”, 又想說“不可以”, 因為很多事情不是靠“年齡”或“月齡”這樣的硬性指標來衡量的, 寶寶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

就拿“幾歲可以進電影院看電影”這件事來說吧(我們姑且默認要看的電影是適合孩子的, 大家還記得1歲寶寶被帶去看《金陵十三釵》的新聞吧, 我相信讀Parents的朋友不至於犯這種錯), 判斷的指標就相對複雜。 比如,

Advertisiment
孩子的專注力是否可以保持15分鐘以上——千萬別詫異, 要知道, 你和孩子的第一次親子觀影很可能被完結在15分鐘之內。 比如, 你感覺你的孩子是不是能夠接受黑洞洞的大廳和震耳欲聾的音效?再比如, 你的孩子此前是否已經有足夠的在家看小螢幕的經驗, 他對於那個叫做“電影”的東東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情?還有, 甚至是更重要的一點, 他是否已經能掌握在公共場合不可以大聲喧嘩的基本禮儀?……也就是說, 所有這些因素整合到一起, 才能對這件事下結論, 而這些指標一方面限孩子的年齡有對應關係, 另一方面, 又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此前對孩子的養育方式。

說到這裡, 我想提醒各位爸爸媽媽警惕一種被我稱為“下線心理”的態度。

Advertisiment
就是, 我們太希望孩子們能早日體會到這個世界的所有美好, 所以一旦摸到了“適合年齡”的下線, 便急吼吼地push孩子前往。 比如, 她終於可以蕩秋千啦!他終於可以吃海鮮啦!她終於可以跳芭蕾啦!他終於可以獨自去露營啦!

要知道, 成長是一個過程, 而不是一格一格的跳房子。 雖然生命歷程中存在“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或“三翻六坐七滾八爬”等里程碑性質的一夜奇跡, 但大體而言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而這個過程中, 他自己的“序”是什麼, 我們又如何幫助他漸進, 非常重要。

這一期, 我們跟你聊聊孩子的天賦, 也是這個意思。

每個孩子都是神奇的所在。 在這個與神奇共舞的過程中, 我們既不能不作為,

Advertisiment
又要避免被“黃金期”“時間窗”這樣的概念襄挾得太過焦慮。 要說, 真是不容易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