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長有煩惱,家長先別惱

成長哪有沒煩惱的?尤其進入青春期的孩子, 淨事兒, 還經常不找時候。 這不, 到學期末了, 正緊張複習著呢, 曹同學來事兒了。

看著書發呆, 情緒低落。 這是失戀了, 還是被人煮了?人家不說, 咱也不好多問, 但還是抓耳撓腮地急啊。 還好, 沒讓我撓太久, 曹同學就說了。

上學路上, 一個同學對她做了一些有失分寸的動作, 讓她覺得受到了侵犯, 非常生氣。 儘管人家已經道了歉, 保證以後再也不犯, 但曹同學還是心緒難平, 想要報仇。

唉, 真是長大了, 小時候無憂無慮, 撂個跟頭都不當事兒, 現在卻是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都不行。

Advertisiment
不難理解, 青春期了, 自我意識突飛猛進, 突然有了各種敏感和自尊。

怎麼辦?淡定!

首先, 我沒有小腿一翹, 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地說“那都不是事兒”, 而是對曹同學深表同情, 說那個同學做的確實不對, 當即就表達不滿也是對的。 但還必須引導她放下, 不去報仇。 我第一次跟她說了我當年的糗事, 當時人家傷害了我, 我也不開心, 趴被窩裡淚流成河, 但多年後發現也有收穫, 那就是逐漸學會了該怎麼跟各種人相處。

曹同學不信:一向偉光正的老媽, 怎麼會有那麼憋屈的經歷呢?

我說:沒有誰天生成熟, 都是在各種困難、煩惱中成熟起來的。 就算大人, 也有各種煩惱, 也在天天成長(話說我現在跟青春期的女兒相處,

Advertisiment
就有各種煩惱, 不也正是借著這煩惱, 也在反思並成長嗎)。

曹同學還是不甘心。 我知道她心裡還是有氣。 好吧, 老媽教你一招, 如何把氣撒掉。 寫日記, 找朋友聊天, 運動……大哭一場也沒什麼丟人的, 能減壓不少。 曹同學不是喜歡跑步嗎, 說不定跑上八百米, 就沒那麼煩了。 這些方式都既不傷自己, 也不傷別人。

曹同學去找適合她解氣的方式去了, 我也去忙我自己的事, 不再摻和。

孩子的成長, 大人是替代不了的。 誰都希望自家寶貝疙瘩是快樂的, 但怎麼可能啊?憤怒、悲傷、焦慮、煩躁, 不請自來。 來了就來了吧, 不是壞事, 給她稍做疏導, 剩下的就靠她自己了。

看起來好像我很淡定哈, 像個“磚家”似的, 說的好像不是自己女兒似的, 其實, 我也不淡定過,

Advertisiment
但做家長的不都是隨著孩子成長, 要不斷學習嗎?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檢驗一個母親給孩子的愛是否優質, 有一個試金石, 即母親是否願意充分地對孩子放手, 是否願意推動孩子自主和獨立。 ”我就反思自己的教育, 是不是對孩子過度關注, 是不是過度保護, 是不是總不想讓孩子受傷。 結果還真是, 我就開始不斷地訓練自己。

被訓的機會時時有, 剛反省過, 就看見曹同學書桌上有翻開的筆記本, 好奇地看了一眼, 沒想到是她的日記。 記錄的是近期一件不愉快的事和她內心的強烈反應, 我這才知道, 那幾天她貌似平靜的外表下卻是波濤洶湧。 我馬上本能地心疼, 恨不得等她回家後趕緊問個明白, 然後幫她出謀劃策。

Advertisiment
可是, 咱不是正受訓嗎?淡定, 孩子自有她自己成長的節奏。 我把日記本放下了。

然後呢, 沒有然後了, 看來確實不是一件大事, 人家自己消化掉了。 你說多險, 要是我急三火四地去追問, 去出點子, 還不知道把動靜搞到多大呢。

這幾天, 曹同學回到家臉色又不好, 吃著飯還大哭了一場。 我和老公面面相覷:這是遇到什麼事了?女兒一邊抹眼淚, 竟然還一邊安慰我們:“沒事, 我如果想說, 自然會說的, 你們就不用擔心了。 ”

飯後, 和同學通了幾個電話, 曹同學早早上床睡了, 第二天一切恢復正常。 你看多好, 人家已經找到解決自己煩惱的方式了——找朋友吐槽。 都這樣了, 我還不安心做我的淡定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