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長煩惱:改造家中小魔王

“媽媽, 媽媽!快看, 我是孫悟空!”3歲的男孩寶兒身上披著靜儀的大紗巾, 臉上塗抹得紅一塊、青一塊, 學著猴子揮舞起廚房的擀麵杖, 正“張牙舞爪”沖到客廳裡, 裝作是孫悟空的樣子表演給大家看, 結果把靜儀請來的客人們逗得前仰後合。
靜儀定睛一看, 不由得心疼起來:她那條義大利進口的真絲紗巾被寶兒打了死結, 掛在脖子後面, 不知怎麼的還裂了一道口子, 徹底報廢了;從寶兒臉上的顏色來看, 遭殃的還有靜儀最新買的CD口紅和彩妝, 連擀麵杖上都被塗了金黃色的炫彩眼影。 寶兒這次“人來瘋”表演很成功,

Advertisiment
換來客人們的哄堂大笑, 他們開心地摸摸寶兒的頭說:“靜儀, 你這寶貝兒子可是個小美猴王呀!”
只可惜靜儀那一套價格不菲的道具, 就此打了水漂。
在客人面前, 靜儀強忍著怒火沒有批評寶兒。 客人走了, 她顧不得收拾房間, 只想立刻拎出這個混蛋小魔王來算帳。 瘋夠了的寶兒已經在沙發上酣睡過去, CD的彩妝效果被他蹭得滿沙發都是。 不行!寶兒這樣的胡鬧實在讓她難以忍受了!靜儀正要伸手把寶兒從猴王的美夢中驚醒, 老公連忙把她拉到一邊:“算了, 他這又不是第一次胡鬧了, 上次不是還把我的諾基亞扔進魚缸裡了嗎, 我要打他, 你不也死活攔著?還是想想, 怎麼能讓你兒子聽話才是正道理……”
類似的惡作劇還有很多,
Advertisiment
比如把手指頭肆無忌憚地伸向電腦桌下的插線板;比如1歲半時把香蕉硬是塞進了放像機的進帶口……他的好奇心永遠讓靜儀難以招架。 最可怕的是他事先從不問靜儀:“媽媽這是什麼啊?這個好玩嗎?”他從來都自作主張地開拓自己的新世界。
寶寶生來就是為了“搗亂”的
寶兒哪有什麼成長的煩惱?煩惱都讓靜儀和她老公吞下去了。
在3歲以前, 寶兒犯下的錯誤被大人稱之為“搗亂”, 對寶兒來說, 搗亂只是他探索世界的一種方法和手段。 要知道, 剛學會跑的小傢伙可不會老老實實地呆在一個地方不動的。 寶兒“損毀公物”的本領絕對是天性使然, 但他的本意絕無半點惡毒成分。 所以, 如果這時候靜儀對寶兒憤怒地呵斥幾句,
Advertisiment
往往會令他不知所措:“媽媽怎麼了?她為什麼又生氣了?”
從8個月大的時候開始, 孩子就開始對他身邊的東西感興趣了, 他什麼都想知道, 只要他能四肢並用爬遠一點, 他就要不停地瞭解周圍的世界, 而不會安靜地坐在搖籃裡望天。 對寶兒來說, 這個階段是世界最豐富多彩的時候, 對靜儀來說, 卻是最鬧心的開始, 只要有一秒鐘沒看住他, 那天下就要大亂了。
預防措施勝過擔心和補救
減少“搗亂”的最好辦法就是做足預防的功夫——
1.看住寶寶, 起碼也要儘量減少他不在大人視線裡活動的時間, 這是避免寶寶“搗亂”的最穩妥的辦法。 大人還要不時地給他一點正確的引導。 但大人必須清楚, 目不轉睛地看著他不足以抵消他腦海裡的種種古怪念頭,
Advertisiment
3秒鐘沒照顧到他, 他就可能把筷子插進電源插孔裡。
2.要用清楚明白的語言來拒絕他的古怪舉動:“不行, 寶兒, 你不能靠近插座和水龍頭!”這也是預防的一部分。 當然這些話就要多重複才能起到作用, 只說一兩次, 寶寶絕不會把它記在心上。
3.親自嘗試。 假如大人不想看到寶寶亂摁微波爐的操作按鈕, 那就趁早演示給寶寶, 讓他看你是怎麼操作微波爐的, 並且在你監護之下讓他親自摁一摁“啟動”的按鈕。 他摁個十次八次以後, 微波爐就不再是他的興趣所在了, 你看他還對什麼感興趣, 就帶他認識什麼去吧。
4.帶著寶寶多熟悉熟悉他們的生活, 特別是常用的、常見的、貴重的、脆弱的東西, 經常讓他主動地看看,
Advertisiment
接觸一下, 他就不會用自己的方法去認識它了, 至少, 寶兒的“搗亂”會少一點。
給禁令留一條出路
給寶寶制定了各種禁令, 當然能有效地阻止他的愚蠢行為, 但是別忘了給寶寶留一個出口, 他們可是有反抗意識的。

不要用死路一條的態度禁止他做什麼事情。
假設他喜歡在雪白的牆紙上塗鴉, 可以這樣告訴他:“不, 我不允許你在牆上亂畫。 如果你喜歡畫, 我可以給牆貼上一層紙, 你往紙上畫好了。 ”這樣你轉身以後才能放心, 他要畫在紙上而不是牆上。
你可以禁止寶寶去動你書架上的書, 如果你同時給他一個屬於寶寶自己的小書架和若干畫冊的話, 他會很樂意照顧自己的小天地, 而不再去騷擾大人的領地。
有的寶寶興趣是喜歡把酒櫃裡的玻璃杯全搬出來,一個一個地擺弄。為了預防可能出現的危險,媽媽可以跟他講道理:“這些漂亮的杯子躺在地上多難過呀,他們只喜歡站在酒櫃裡被客人們欣賞,而且喝酒的時候還可以互相碰杯,你願意不願意照顧他們呢?讓他們回自己的家吧!抽屜裡的各種東西是不是也都回家了?天晚了,他們也要休息了……”這樣,寶寶才能記住玻璃杯是用來做什麼的,就不再去動它們了。而且還可以鼓勵寶寶負擔起一個責任:看住玻璃杯,喝酒以外的時間不讓它離開酒櫃。
有一點,大人要記得,3歲前寶寶們各種“搗亂”的行為並不是在“搗亂”,他們是在用自己的方法認識世界。大人要採取適可而止的態度,沒有什麼危害的事情就聽之任之吧,而且還要適當地鼓勵寶寶。寶寶在童年時這樣經常性地主動認識世界,對他的成長絕對是益大於弊,童年時比較愛“搗亂”的孩子往往更勇敢,好奇心更強,想像力比別的孩子要更多,如果大人只知道禁止寶寶做一切事情的話,那麼同時也在扼殺他的學習和探索精神。如果他什麼都聽大人的,什麼都不去動、不感興趣的話,可能一個小愛迪生就這樣被大人給毀滅了!
根據年齡的不同,媽咪應對小魔王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但大致要遵守以下要點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8到18個月:被強制呆在繈褓裡的日子終於結束了。寶寶可以用自己的手腳走得更遠一些。由於寶寶太無知了,所以這個時候他犯的錯誤再大,大人也知道不是他的錯誤。想阻止他繼續犯錯誤的話,要用清楚明白的“不行”來表達大人的想法,拒絕的語言要乾脆,但態度不要嚴厲或兇狠,用不著給他解釋為什麼不行,寶寶還無法理解前因後果的邏輯關係,而且別指望你只說一次他就永遠記得,看見“搗亂”的苗頭,你就明明白白地對他說:不行!話說多了,寶寶才記得住。從寶寶能四處走動開始,大人一定要嚴格禁止他把手伸向“兩個黑洞”——電源插座。
18個月到3歲:寶寶正忙不迭地證明自己的獨立。他每天的日常舉動往往是在模仿大人。所以只要有可能,大人就要給他演示一番,讓他看明白你是怎麼做的,他才能學好學准。當然,必要的時候,你要能容忍他打碎幾個碟子或者水淹廚房。他不會總這樣笨拙無知的!大人要做的就是培養他的自信心。寶寶也經常會越權行動,你越是禁止他做的事情他可能越感興趣。所以,最好只把重要的東西從寶寶的世界裡隔離開來,這樣會避免與寶寶就“勢力範圍”討價還價。如果一旦他做得過分的話,大人必須立刻給他點顏色看看,呵斥他,或者小小地來點懲罰。
3歲以後:寶寶已經有語言能力了,他要進幼稚園學習集體生活,並且在腦海裡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也開始懂得原因和結果的關係,但這還不足以讓他隨心所欲地嘗試某些一貫被禁止的事情,諸如動火、用電……當然,在人多的時候,像寶兒這樣人來瘋的小傢伙會很積極地模仿他的英雄偶像,諸如忍者神龜、美猴王、超人……模仿的代價也是有危險的,畢竟虛擬的主角無法在現實生活中也出神入化,所以要提醒寶寶們,上天入地、飛簷走壁都不是真的


有的寶寶興趣是喜歡把酒櫃裡的玻璃杯全搬出來,一個一個地擺弄。為了預防可能出現的危險,媽媽可以跟他講道理:“這些漂亮的杯子躺在地上多難過呀,他們只喜歡站在酒櫃裡被客人們欣賞,而且喝酒的時候還可以互相碰杯,你願意不願意照顧他們呢?讓他們回自己的家吧!抽屜裡的各種東西是不是也都回家了?天晚了,他們也要休息了……”這樣,寶寶才能記住玻璃杯是用來做什麼的,就不再去動它們了。而且還可以鼓勵寶寶負擔起一個責任:看住玻璃杯,喝酒以外的時間不讓它離開酒櫃。
有一點,大人要記得,3歲前寶寶們各種“搗亂”的行為並不是在“搗亂”,他們是在用自己的方法認識世界。大人要採取適可而止的態度,沒有什麼危害的事情就聽之任之吧,而且還要適當地鼓勵寶寶。寶寶在童年時這樣經常性地主動認識世界,對他的成長絕對是益大於弊,童年時比較愛“搗亂”的孩子往往更勇敢,好奇心更強,想像力比別的孩子要更多,如果大人只知道禁止寶寶做一切事情的話,那麼同時也在扼殺他的學習和探索精神。如果他什麼都聽大人的,什麼都不去動、不感興趣的話,可能一個小愛迪生就這樣被大人給毀滅了!
根據年齡的不同,媽咪應對小魔王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但大致要遵守以下要點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8到18個月:被強制呆在繈褓裡的日子終於結束了。寶寶可以用自己的手腳走得更遠一些。由於寶寶太無知了,所以這個時候他犯的錯誤再大,大人也知道不是他的錯誤。想阻止他繼續犯錯誤的話,要用清楚明白的“不行”來表達大人的想法,拒絕的語言要乾脆,但態度不要嚴厲或兇狠,用不著給他解釋為什麼不行,寶寶還無法理解前因後果的邏輯關係,而且別指望你只說一次他就永遠記得,看見“搗亂”的苗頭,你就明明白白地對他說:不行!話說多了,寶寶才記得住。從寶寶能四處走動開始,大人一定要嚴格禁止他把手伸向“兩個黑洞”——電源插座。
18個月到3歲:寶寶正忙不迭地證明自己的獨立。他每天的日常舉動往往是在模仿大人。所以只要有可能,大人就要給他演示一番,讓他看明白你是怎麼做的,他才能學好學准。當然,必要的時候,你要能容忍他打碎幾個碟子或者水淹廚房。他不會總這樣笨拙無知的!大人要做的就是培養他的自信心。寶寶也經常會越權行動,你越是禁止他做的事情他可能越感興趣。所以,最好只把重要的東西從寶寶的世界裡隔離開來,這樣會避免與寶寶就“勢力範圍”討價還價。如果一旦他做得過分的話,大人必須立刻給他點顏色看看,呵斥他,或者小小地來點懲罰。
3歲以後:寶寶已經有語言能力了,他要進幼稚園學習集體生活,並且在腦海裡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也開始懂得原因和結果的關係,但這還不足以讓他隨心所欲地嘗試某些一貫被禁止的事情,諸如動火、用電……當然,在人多的時候,像寶兒這樣人來瘋的小傢伙會很積極地模仿他的英雄偶像,諸如忍者神龜、美猴王、超人……模仿的代價也是有危險的,畢竟虛擬的主角無法在現實生活中也出神入化,所以要提醒寶寶們,上天入地、飛簷走壁都不是真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