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應該如何説明寶貝建立行為規範?

* 不輕易指導寶貝該做什麼或怎樣做

寶貝在行為上總會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但這些並非是寶貝有意的, 而是他們在自主的探索時必經的歷程。 家長切不可在寶貝還沒有思考之前就已經給定了答案, 這樣不利於説明寶貝建立起行為規範。

對於寶貝任性行為要堅決否定當寶貝有任性的要求時, 家長明知不對卻有條件的滿足, 這不但不會制止寶貝的行為再次出現, 反而會促使行為的一再出現。

和寶貝一起約定行為規範寶貝在成長過程中不能一味約束, 但放任自由也是不可取的。 家長要和寶貝約定出相應的行為規則,

Advertisiment
以便寶貝能按照相應的規則更好地成長。

讓寶貝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寶貝會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 這些錯誤或多或少地會造成一些影響, 家長一般都會協助寶貝解決所造成的後果。 但這樣不利於讓寶貝從錯誤中汲取經驗, 瞭解行為的錯誤性。

* 讓寶貝把話說完並不要中途打斷

很多家長在責備寶貝時, 只顧自己滔滔不絕地訓斥, 而絲毫沒有給寶貝留出講述自己想法的機會。 寶貝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成人截然不同, 所以成人不能片面地看待寶貝的行為。 另外, 沒有給寶貝以解釋的機會, 久之寶貝會產生沮喪情緒, 從而導致親子關係淡漠。

* 教育寶貝明辨是非並能自己發現錯誤

Advertisiment

寶貝犯錯誤有時並非是他有意的行為, 更多的是寶貝對所做的事情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不瞭解。 因此, 家長在教養寶貝的過程中, 要幫助寶貝建立正確的行為評估體系, 提示寶貝監督自己的行為。

* 要清楚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寶貝

家長經常會用別人的教育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寶貝。 其實,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規則, 在教育時, 同樣的方法用於不同的人, 效果也不一定會一樣。 另外, 寶貝就算是做了相同的事情, 但環境, 心理上一定存在著差異。 不分析寶貝的心理情況, 妄加責備只會適得其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