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子女的錦繡前程,
每一個做父母的都用心良苦,
而最後的結果常常不盡如人意,
原因何在呢?主要是由於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正確所致。
其實為人父母,
最重要的是要有“三心”。
“平常心”――拋開“神童”情結
許多父母比較重視孩子的分數,
帶有嚴重的“神童”情結,
結果忽略了對孩子健康人格的構建。
其實培養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記得一位教育專家說過“一個人是否能成才和成功,
智力因素往往僅占20%,
而另外起作用的80%卻是人格因素”。
“狠心”――讓孩子經歷磨難
很多父母總是千方百計為孩子遮風擋雨,
Advertisiment
以為這是對孩子最大的關心和愛護,
殊不知,
這樣等於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挖了一個溫柔的陷阱,
掉進陷阱裡的孩子由於被剝奪了失敗和挫折的機會,
不會犯錯誤也不懂得改正錯誤,
自然也得不到經驗和教訓,
因而永遠不會學到過硬的本領。
失敗和挫折是人生的學校,
它能折磨人,
更能考驗人、教育人、鍛煉人,
使人學到許多終生有益的東西,
所以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只會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欠缺的人格,
使他們沒有自我奮鬥的意識,
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而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精心”――樹立良好的榜樣
家庭是孩子性格著色的第一個染缸,
家人就是孩子行為塑造的第一任教師,
孩子通過觀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學會生活,
Advertisiment
有時父母不經意的一筆,
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或是大寫意的潑墨畫,
或是污染了整張白紙。
所以為人父母言傳身教尤為重要。
如今,
有些父母自己揮霍浪費,
卻要求孩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自己看不起讀書人,
卻要求孩子學有所成,
最後教育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所以,
為了孩子明天的燦爛,
父母要精心描繪著自己言行舉止的一筆一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