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應該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選擇

剛剛開學, 亮亮的媽媽心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放了下來:孩子自己又背起書包到學校上學了, 孩子又願意去上學了。

亮亮今年上五年級, 上學期快放假的時候, 和班主任, 也是語文老師, 在學校裡起了衝突。 本來亮亮的動作就慢, 又不喜歡寫作文, 結果課堂作文常常完不成。 而語文老師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 不能完成作業的學生就要在放學後補完才能回家, 甚至還要多寫一篇才能過關, 這樣就耽誤了亮亮和同學一起玩, 亮亮對老師的做法很不滿意, 一直憋在心裡。 那天放學後老師看著亮亮完成了課堂作文,

Advertisiment
覺得不滿意, 說亮亮的速度太慢, 影響考試成績, 讓他在規定的時間內重新寫一篇, 沒想到亮亮把筆一扔, 說:“我就不寫。 ”老師氣壞了, 把亮亮媽媽請來。 媽媽和老師一起對亮亮進行了批評, 讓亮亮跟老師道歉。 結果一回到家, 亮亮把書包一丟, 說再也不想去學校了。 媽媽非常著急, 怎麼能夠讓孩子回到學校?諮詢師告訴媽媽, 放平心態, 接納孩子。 把選擇的權利交還給孩子, 孩子其實知道該怎麼處理。

想了一會, 媽媽說:“我覺得我沒做什麼。 我也沒催孩子, 沒跟他講道理, 就是請同學到家裡來玩。 還有, 以前早晨我都怕孩子吃不好, 早晨給孩子做很多好吃的, 逼著孩子吃, 孩子不高興, 我也很氣。 現在我早晨還是給孩子做好吃的,

Advertisiment
但是孩子吃不吃隨他。 ”

在孩子和老師發生衝突的時候, 很多家長都站在老師一邊批評孩子, 以為這就是對孩子好。 其實, 那個時候不僅老師很憤怒, 孩子也感到憤怒、委屈。 這個時候家長要看到孩子的心理需要, 起碼給孩子一點時間, 聽聽孩子的心裡話, 讓孩子覺得他能夠得到理解, 憤怒的力量就會減低。

如果在開始沒有處理好, 孩子不願意去學校, 怎麼辦?有些孩子越是著急勸他, 他越是強著不願意。 亮亮媽媽沒有催孩子, 孩子心裡的抵抗就放下來, 不會和媽媽對著幹。

請同學到家裡來玩是個非常好的做法。 很多孩子, 包含亮亮, 不想到學校, 不是因為學習本身的問題, 而是對學習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不會處理。

Advertisiment
這個時候, 要看到哪些力量能夠拉孩子回去, 例如:有欣賞孩子或者和孩子關係比較好的老師;孩子在班上或學校裡要好的朋友;學校裡有意思的活動……讓孩子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樂趣, 這時, 媽媽不用說話, 孩子自己也會想到他如果不到學校, 會失去一些什麼。

此外, 不逼著孩子吃自己精心準備的早飯也很重要, 它傳遞了一個重要資訊:媽媽愛你, 所以給你準備了很多好吃的, 媽媽希望你能夠吃好。 但是, 你也有選擇的權利, 如果你選擇不吃, 或者到外面吃, 媽媽能夠理解, 也能夠接受。 家長對孩子都有期待, 但是孩子只能按照我們期待的方向走, 有時候就會激起孩子的反抗。 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自己去做選擇, 孩子才會真正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Advertisiment
怎麼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 朱姝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