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 這個六一兒童節送我什麼新禮物?”、“媽媽, 六一兒童節我想要一個和隔壁明明家一樣的遙控飛機行嗎?”、“媽媽, 我還想要那個……”六一兒童節帶著美麗的笑容來臨了, 當孩子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 作為父母, 你是接受還是拒絕?你怎樣能讓孩子懂得感激而不是一味要求, 怎樣讓他們瞭解, 最值得珍惜的不是五光十色的禮物, 而是親人, 是快樂, 是愛。
六一兒童節是孩子們的節日, 很多父母都會精心為孩子選購節日禮物, 現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獨生子女, 他們大多是在蜜罐裡長大的, 在家享受著“小皇帝”、“小公主”般的待遇,
Advertisiment
毫無疑問, 孩子喜歡禮物。 然而作為父母, 最應該送給孩子的禮物是一顆學會感激的心。 希望孩子可以對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有一顆感激的心, 教給孩子學會珍惜身邊的愛, 而不是迷失在這個五光十色的物質世界裡。
那麼, 如何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激的心呢?方法有很多, 但是都需要持之以恆。
讓孩子感受缺失和滿足。 對於剛剛出生的孩子, 爸爸媽媽會一聽到哭聲就去照顧他,
Advertisiment
給孩子樹立榜樣。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榜樣對於孩子的作用是巨大的。 如果經常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細心地照顧爺爺奶奶,
Advertisiment
在不同的角色體驗中成長。 自我中心, 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是兒童思維發展的一個典型特徵。 孩子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可以體驗不同的人物, 從而理解身邊人對自己的關心和幫助, 學會感激和關心別人。 有過扮演家庭成員經驗的孩子更能對父母產生感謝, 更願意幫助爸爸媽媽;經常在角色遊戲中扮演幫人者和被説明者, 都會讓孩子更願意去關心他人。 因此, 鼓勵孩子多進行角色遊戲, 並在遊戲中指導孩子學會感激和幫助他人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Advertisiment
另外, 父母還需要學習在節日裡如何處理禮物。 在這個問題上, 我們不妨參考一下西方父母的做法。 美國心理專家建議, 如果父母們知道孩子將從親戚那裡得到很多禮物, 那麼他們完全可以考慮減少自己在送給孩子的禮物上的開銷。 瑪麗。 夏洛克是《與孩子簡單生活》一書的作者, 她建議在過節時用遊戲的方法代替傳統的禮物饋贈:每個人都帶一個包裝起來的禮物, 可以是二手的或者便宜的。 每人抽取號碼, 可以在一堆禮物中選擇一件, 也可以選擇別人已經打開的禮物。 或者, 也可以考慮用自己製作的禮物代替買來的禮物, 比如相冊、鏡框、孩子唱歌表演時的錄影帶等等。
Advertisiment
每次孩子向你索要禮物時, 你就告訴孩子:“把它寫下來, 列成一個願望的單子。 ”隨著節日的臨近, 孩子會給你一個願望的清單。 你也許有能力購買孩子願望清單上的所有物品, 但這並不是問題所在。 從幼年起, 孩子往往從電視和朋友那裡得來一種觀念, 認為擁有最新最好的玩具會讓他們更快樂, 更受歡迎。 “孩子索要東西是種情感需要――― 需要被接受、被喜愛, 或者成為群體的一員。 ”心理學家說, “所以你需要讓你的孩子瞭解:他是怎樣的人與他買了什麼或擁有什麼沒有任何關係。 講明白這個道理的最好的方法是示範, 你自己做事或者評論他人的時候千萬不要物質至上。 ”
也許年幼的孩子發現, 他從父母那裡索要不到的禮物, 每次都能從祖輩那裡得到。於是,他會直接找爺爺奶奶要玩具,通常都能得到。在某種程度上,老人容易溺愛孩子,但這不能以犧牲你要灌輸給孩子的價值觀為代價。你要對老人的禮物表示感謝,同時表示,你願意你的孩子不把任何得到的東西都視為理所當然。對你的父母你也可以這樣說:“我知道從小你們就教育我要節儉。現在我希望教給孩子同樣的美德。”
另外,要鼓勵你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活動,比如在院子裡玩捉迷藏遊戲,或者翻看以前的照片,這些都不需要買什麼東西。“孩子最想要的是家人的陪伴、關注和愛。”心理學家說,“禮物不會長久,但回憶卻會永存。”
每次都能從祖輩那裡得到。於是,他會直接找爺爺奶奶要玩具,通常都能得到。在某種程度上,老人容易溺愛孩子,但這不能以犧牲你要灌輸給孩子的價值觀為代價。你要對老人的禮物表示感謝,同時表示,你願意你的孩子不把任何得到的東西都視為理所當然。對你的父母你也可以這樣說:“我知道從小你們就教育我要節儉。現在我希望教給孩子同樣的美德。”另外,要鼓勵你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活動,比如在院子裡玩捉迷藏遊戲,或者翻看以前的照片,這些都不需要買什麼東西。“孩子最想要的是家人的陪伴、關注和愛。”心理學家說,“禮物不會長久,但回憶卻會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