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家長擔心寶寶過於悲觀, 可能不利於孩子未來的成長。
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 嚴重的悲觀對於一個人的學業、職場表現、生活滿意度, 甚至身體健康等方面都有不良的影響。
悲觀是一種心理傾向或特質。 悲觀者傾向預期事情會向糟糕的方向發展, 認為生活中的壞事多過好事, 邪惡多過善良,
Advertisiment
悲觀的核心是無助感, 即“無論你怎麼做都無法改變你的命運”的一種認知。 如果我們時常有這種想法, 那麼我們在困難面前很快就會放棄努力的嘗試, 滑向抑鬱的深淵。
父母能夠意識到悲觀的消極後果, 希望自己的孩子樂觀、幸福, 這很棒, 說明家長看到了教育真正的本質, 那就是要讓孩子擁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然而這位元家長也需要思考, 現在就在心中
認定孩子悲觀,
是否為時過早呢?
孩子的各項情緒能力都在逐步發展, 表達和調控情緒的能力還不完善, 主要參與情緒調控的大腦區域——前額葉皮質是大腦中最晚成熟的部分之一, 要到25歲左右它才能夠在生理上發展成熟。
因此有時孩子顯得很情緒化,
Advertisiment
在這個時候,
孩子需要的首先是情緒上的理解和幫助,
然後才是關於樂觀的培養。
這位寶寶在看到蝴蝶死掉、故事主人公遭遇挫折時體驗到的悲傷, 實際上是同理心發展的表現:她對蝴蝶和主人公所經歷的痛苦感同身受。
同理心就是我們站在他人的角度, 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同理心對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能力、愛與被愛的能力、正義感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這時孩子需要父母理解她真實的感受, 而不是因此導致父母對她的不接納。
對於學齡前孩子的情緒輔導, 爸媽可以:
● 保持溫和而平靜的態度, 描述孩子的行為;
● 為孩子的情緒命名;
● 等孩子冷靜下來,
Advertisiment
舉例來說, 如果孩子為死掉的蝴蝶哭泣, 這位家長可以先安慰孩子:“寶寶看見蝴蝶死了, 很傷心, 這體現出了你的同情心。 ”然後可以抱抱孩子, 問:“我們一起把蝴蝶埋葬了吧, 這樣你會感覺好一些麼?”
這樣孩子會感覺自己的情緒是被接納的,
她的自我價值感才會受到保護,
自信心才會得到成長。 這些都是樂觀的重要基礎。
與此同時, 家長需要儘量避免給孩子貼上悲觀的標籤(最好不要貼任何標籤), 後面會為大家講到這是為什麼。
▼
對於無助感最早的認識來自於
“積極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
對於“習得性無助”的研究。
他花了很長時間、設計了很精巧的實驗讓心理學界相信了這樣一個事實:
多次嘗試後認為自己對電擊的停止毫無掌控力的狗,
Advertisiment
此外, 心理學家對於人類行為動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關於歸因的理論, 來解釋人們如何為行為的成功或失敗尋找原因。 這種歸因影響著我們如何預期事件的結果, 是否採取某種行為。
在歸因研究的基礎上,
Martin Seligman提出了“解釋風格”的概念。
如果一個人擁有悲觀的解釋風格, 那麼他很可能一生都處於悲觀失落的情緒中;如果一個人很樂觀, 那麼他的解釋風格, 通常是樂觀的。
從孩子出生起,
他們就會與無助感初次相遇,
齡前的探索與成長給他們留下成功與挫敗的記憶,
Advertisiment
孩子進入學齡期後,
開始理解因果關係, 此時他們的
解釋風格就會開始形成。
可以說, 對於孩子樂觀品質的培養, 從孩子出生起就貫穿於日常生活之中了。
Seligman認為, 我們的解釋風格是從三個維度來說明一件好事或者壞事為何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它們分別是:
● 永久性(permanence)、
● 普遍性(pervasiveness)、
● 人格化(personalization)。
1/永久性
永久性維度代表一個人認為事件的後果是偶然的, 還是必然的。 當壞事發生時, 悲觀的人會認為壞事發生的原因是永久存在的, 樂觀的人相信導致壞事發生的原因只是暫時的。
如果孩子總是用“永遠”“從不”“總是”
這類的話描述自己的失敗、
遭受到的拒絕時,
那麼他可能有悲觀的傾向。
樂觀的孩子會把不好的事看作“有時候”“最近”的。
2/普遍性普遍性維度代表一個人認為事情的原因是普遍的,還是特殊的。如果我們認為事情的原因是普遍性的,那麼它會對我們生活中許許多多其他事情都有影響。
反之,如果我們認為事情的原因是特殊的,
那麼我們可能
有時會感到無助,但不會輕易放棄。
比如,持普遍性態度的孩子,在遭受同伴拒絕時,可能會覺得“沒有人喜歡我”“我笨手笨腳的”,而持特殊性態度的孩子,此時會覺得只有具體的某個人不喜歡自己。
之前提到不要隨便貼標籤的原因就在此,貼標籤意味著對孩子個人品質的普遍性判斷,而且個人品質是很難改變的,這不利於孩子建立樂觀的解釋方式。
3/人格化
人格化維度代表一個人認為事情的原因是外界還是自己。壞事發生時,人格化維度就是在決定這是誰的錯,是怪罪自己,還是歸結於他人或環境。
雖然總的來說,
壞事發生時責怪他人和環境的孩子,
對自身評價比較高,
但這裡並不是說樂觀的孩子一定總是把責任推給外界和他人。
真正樂觀的孩子會學會客觀認識事情的原因,如果自己是導致問題的原因,他們需要學會對事情負責,並進行改正;與此同時,他們需要學會不總是埋怨自己,正確地看待自己。
有很多因素共同影響著孩子的樂觀,
下面進行簡要闡述:
1審視自身的解釋風格,做樂觀的父母
通常,積極的父母會有積極的子女,樂觀特質的形成受到遺傳和環境共同影響,即樂觀的一部分是可遺傳的,較好的幼年經歷對樂觀的形成也很重要。
Seligman發現母親的樂觀與悲觀與孩子有很強的相關性,說明孩子的解釋風格從一定程度上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
因此,為了培養樂觀的孩子,
父母需要審視一下自己的解釋風格,
也可能需要改變自身的風格。 123
我們有一些認知上的技能可以用於改變自己的解釋風格。
Albert Ellis和Aaron Beck共同建立的認知療法中,
有一個ABC模式:
● 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
● B(beliefs)代表對事件的看法和解釋,
● C(consequences)代表後果,通常是事件帶來的感覺和行為。
假如孩子打破了水杯,這就是A(不好的事),有的父母可能會火冒三丈、打罵孩子,也有的父母會安慰和鼓勵孩子,這些反應就是C(後果)。
這兩類父母之間最主要的不同,在於對於B(對事件的看法)。打罵孩子的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笨手笨腳,而安慰孩子的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年紀小,對肢體控制的能力還不夠完善。
從ABC模式中,
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改變自己解釋風格的方法:
① 捕捉負面想法。
當我們難過、生氣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認出自己腦海裡閃過的想法,這不容易,但可以練習。
②評估自己的想法。
當我們抓住自己的想法時,問問自己,這種想法有什麼根據麼?沒有證據的想法是站不住腳的。
③ 找出更合理的解釋。
我們對事情的解釋經過評估之後,很可能是不合理的,而且是誇大的、在解釋風格上是悲觀的。
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嘗試用更樂觀的方式來解釋事情。
當父母能熟練使用ABC技巧的時候,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甚至教會孩子如何評估自己的想法。
2突破教養的誤區很多父母在教養時會有一些誤區,他們可能認識到自尊的重要性,經常採取各種辦法提高孩子的自尊,從小教育孩子“你很特殊”,或者表揚孩子“你很聰明”“你很能幹”等等,卻經常幫助孩子逃避失敗、避免經歷沮喪和焦慮,刻意剝奪讓孩子主動嘗試的機會。
這樣孩子學不到在挫折中成長的經驗,
也可能由於父母總誇獎自己“聰明能幹”而害怕失敗,
進而害怕嘗試做事,
因為一旦失敗,他就不“聰明能幹”了。
積極的重要經歷可以讓孩子更加樂觀,樂觀的孩子也需要從小經歷探索、嘗試、失敗、堅持和克服困難的體驗。他們需要父母信任他們,鼓勵他們,教他們如何去社交,如何解決問題。
3以樂觀的解釋風格準確地批評孩子,也要讓孩子學會依據事實反駁爸媽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安全感、愛、熱情和關心,但是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要準確地批評孩子,要用樂觀的解釋風格批評孩子。
也就是說,要就事論事,不誇大孩子的錯誤,不要批評孩子不可改變的、有普遍影響的品質,要批評孩子具體的、暫時的、可改變的行為。
例如,孩子欺負弟弟之後,爸媽不可以這樣批評:“你怎麼這麼淘氣!你是個壞孩子!你從小就這麼對待比你弱小的弟弟,長大了還得了?”
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本質上很壞,
還無力改變,
會逐漸形成悲觀的解釋風格,
進而自暴自棄。
爸媽可以這樣批評:“你欺負弟弟,我很生氣!你一向都是個好哥哥,可你今天對弟弟一點都不友好!”孩子聽了這樣的批評,會認識到是自己的行為不可接受,而我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與此同時,也要允許孩子對爸媽的批評進行反駁,但要告訴孩子,需要依據事實進行反駁。這樣不但能讓爸媽理解孩子的想法,也是讓孩子練習如何評估自己想法。
最後,我們還需要理解的是,樂觀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我們需要正確的樂觀。對於樂觀和悲觀的利弊,依然有著爭議。
Alloy和Abramson的研究發現,有著抑鬱症狀的人,對於自己實際上有多少控制能力,有著令人驚訝的準確判斷,樂觀的人,擁有一些積極的幻覺。
因此,當我們教導孩子要樂觀時,
我們是在教他認識自己,並對周圍的世界
保持好奇,
清楚認識事情發生的原因,
盲目的樂觀是空虛的,會被生活所擊敗。 123
2/普遍性普遍性維度代表一個人認為事情的原因是普遍的,還是特殊的。如果我們認為事情的原因是普遍性的,那麼它會對我們生活中許許多多其他事情都有影響。
反之,如果我們認為事情的原因是特殊的,
那麼我們可能
有時會感到無助,但不會輕易放棄。
比如,持普遍性態度的孩子,在遭受同伴拒絕時,可能會覺得“沒有人喜歡我”“我笨手笨腳的”,而持特殊性態度的孩子,此時會覺得只有具體的某個人不喜歡自己。
之前提到不要隨便貼標籤的原因就在此,貼標籤意味著對孩子個人品質的普遍性判斷,而且個人品質是很難改變的,這不利於孩子建立樂觀的解釋方式。
3/人格化
人格化維度代表一個人認為事情的原因是外界還是自己。壞事發生時,人格化維度就是在決定這是誰的錯,是怪罪自己,還是歸結於他人或環境。
雖然總的來說,
壞事發生時責怪他人和環境的孩子,
對自身評價比較高,
但這裡並不是說樂觀的孩子一定總是把責任推給外界和他人。
真正樂觀的孩子會學會客觀認識事情的原因,如果自己是導致問題的原因,他們需要學會對事情負責,並進行改正;與此同時,他們需要學會不總是埋怨自己,正確地看待自己。
有很多因素共同影響著孩子的樂觀,
下面進行簡要闡述:
1審視自身的解釋風格,做樂觀的父母
通常,積極的父母會有積極的子女,樂觀特質的形成受到遺傳和環境共同影響,即樂觀的一部分是可遺傳的,較好的幼年經歷對樂觀的形成也很重要。
Seligman發現母親的樂觀與悲觀與孩子有很強的相關性,說明孩子的解釋風格從一定程度上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
因此,為了培養樂觀的孩子,
父母需要審視一下自己的解釋風格,
也可能需要改變自身的風格。 123
我們有一些認知上的技能可以用於改變自己的解釋風格。
Albert Ellis和Aaron Beck共同建立的認知療法中,
有一個ABC模式:
● 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
● B(beliefs)代表對事件的看法和解釋,
● C(consequences)代表後果,通常是事件帶來的感覺和行為。
假如孩子打破了水杯,這就是A(不好的事),有的父母可能會火冒三丈、打罵孩子,也有的父母會安慰和鼓勵孩子,這些反應就是C(後果)。
這兩類父母之間最主要的不同,在於對於B(對事件的看法)。打罵孩子的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笨手笨腳,而安慰孩子的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年紀小,對肢體控制的能力還不夠完善。
從ABC模式中,
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改變自己解釋風格的方法:
① 捕捉負面想法。
當我們難過、生氣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認出自己腦海裡閃過的想法,這不容易,但可以練習。
②評估自己的想法。
當我們抓住自己的想法時,問問自己,這種想法有什麼根據麼?沒有證據的想法是站不住腳的。
③ 找出更合理的解釋。
我們對事情的解釋經過評估之後,很可能是不合理的,而且是誇大的、在解釋風格上是悲觀的。
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嘗試用更樂觀的方式來解釋事情。
當父母能熟練使用ABC技巧的時候,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甚至教會孩子如何評估自己的想法。
2突破教養的誤區很多父母在教養時會有一些誤區,他們可能認識到自尊的重要性,經常採取各種辦法提高孩子的自尊,從小教育孩子“你很特殊”,或者表揚孩子“你很聰明”“你很能幹”等等,卻經常幫助孩子逃避失敗、避免經歷沮喪和焦慮,刻意剝奪讓孩子主動嘗試的機會。
這樣孩子學不到在挫折中成長的經驗,
也可能由於父母總誇獎自己“聰明能幹”而害怕失敗,
進而害怕嘗試做事,
因為一旦失敗,他就不“聰明能幹”了。
積極的重要經歷可以讓孩子更加樂觀,樂觀的孩子也需要從小經歷探索、嘗試、失敗、堅持和克服困難的體驗。他們需要父母信任他們,鼓勵他們,教他們如何去社交,如何解決問題。
3以樂觀的解釋風格準確地批評孩子,也要讓孩子學會依據事實反駁爸媽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安全感、愛、熱情和關心,但是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要準確地批評孩子,要用樂觀的解釋風格批評孩子。
也就是說,要就事論事,不誇大孩子的錯誤,不要批評孩子不可改變的、有普遍影響的品質,要批評孩子具體的、暫時的、可改變的行為。
例如,孩子欺負弟弟之後,爸媽不可以這樣批評:“你怎麼這麼淘氣!你是個壞孩子!你從小就這麼對待比你弱小的弟弟,長大了還得了?”
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本質上很壞,
還無力改變,
會逐漸形成悲觀的解釋風格,
進而自暴自棄。
爸媽可以這樣批評:“你欺負弟弟,我很生氣!你一向都是個好哥哥,可你今天對弟弟一點都不友好!”孩子聽了這樣的批評,會認識到是自己的行為不可接受,而我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與此同時,也要允許孩子對爸媽的批評進行反駁,但要告訴孩子,需要依據事實進行反駁。這樣不但能讓爸媽理解孩子的想法,也是讓孩子練習如何評估自己想法。
最後,我們還需要理解的是,樂觀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我們需要正確的樂觀。對於樂觀和悲觀的利弊,依然有著爭議。
Alloy和Abramson的研究發現,有著抑鬱症狀的人,對於自己實際上有多少控制能力,有著令人驚訝的準確判斷,樂觀的人,擁有一些積極的幻覺。
因此,當我們教導孩子要樂觀時,
我們是在教他認識自己,並對周圍的世界
保持好奇,
清楚認識事情發生的原因,
盲目的樂觀是空虛的,會被生活所擊敗。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