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可不是“吸塵器”, 不要讓孩子去一些地方去淨化環境。 例如讓孩子去逛街, 街上除了能看到的灰塵, 還有看不見的尾氣, 和眾多有害氣體。 孩子的個子比較矮, 正好處於有害氣體密集的高度。 當然在很多情況下我們認為正常的事情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只用一次性紙尿褲
如果紙尿褲過分潮濕, 使寶寶的皮膚長時間處於潮濕狀態時, 皮膚的表面保護層會受到破壞。 因為一次性紙尿褲主要由纖維素、聚丙烯酯高性能吸附劑、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少量的彈性物質和黏膠。 當潮濕的皮膚受到紙尿褲摩擦時,
Advertisiment
常帶寶寶出遠門
呆著寶寶一同外出是一個不好的決定。 郊遊除外, 其他的事情媽媽很少能夠分心照顧寶寶。 加上在陌生的新環境裡, 寶寶的適應力很差, 他們慣常的生活環境被人為改變, 生活規律被打亂, 在疲勞、飲食不當或者天氣變化的情況下, 寶寶生病的幾率很高。 比如, 腹瀉等腸道疾病等。 如果在缺醫少藥、醫療條件差的環境下, 情況就更危險, 對寶寶健康非常不利。
放縱寶寶飲食
有些家長對孩子吃什麼從來不管, 愛吃什麼就吃什麼, 有些家長是選擇性放縱,
Advertisiment
給寶寶大量補鈣
除了喝牛奶, 一些媽媽還買很多鈣片、鈣粉給寶寶補鈣。 鈣太多, 人體消化不了, 還會有副作用。 引起鈣沉積, 造成腎結石、膽道和泌尿系統結石。 曾經有一個3歲小女孩說肚子疼, 到醫院做B超後, 發現有膽石症。 一問之下, 才知道是補鈣過量導致的。
帶寶寶聽搖滾音樂會
帶寶寶去聽搖滾音樂會也是不好的選擇, 其實任何音樂會都對孩子的聽力有些損害, 場所中的聲音是對孩子的的聽力極限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