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孩子內向,請你不要當面評價

大媽:咦~~你家寶寶多大啦?看起來跟我外孫差不多大呀?

我:今天正好16個月了。

大媽:啊?我們才13個月, 個頭跟你們差不多呀。

我勉強的笑了:是呀, 你們寶寶長得真好。

大媽:你們寶寶不愛吃飯吧, 這麼瘦小是不是缺什麼營養?

我:不缺少營養, 吃的還挺好的, 。

大媽:那就是睡覺不乖吧, 聽說睡覺少的孩子也不容易長高。 你應該讓孩子白天睡2次, 夜裡睡整夜覺, 我們家孩子就是的......

說著說著, 其他幾個大媽也紛紛加入討論。 大家仔細打量我懷裡這個有點內向的孩子, 就開始你說一句我插一言。 不一會兒, 就給類似我這種新手媽媽提出N多質疑,

Advertisiment
也給這個還沒懂事的孩子貼上了N多標籤。

這麼大的小女孩, 不能再用紙尿褲了, 對以後生育有影響的。

老王家那孫女, 從小就是沒有睡枕頭, 所以頭型長得難看的咧。

昨天早上還看到一個媽媽, 就給孩子穿了一件秋衣。 這個天不穿厚衣服, 肯定要感冒的。

丫頭, 今天怎麼不叫奶奶啦, 不懂禮貌喲~

現在的媽媽帶孩子矯情的很, 那麼小的孩子非要讓獨立睡小床。

俏媽, 這孩子走路怎麼有點O型腿, 肯定小時候沒綁腿。

別看你家孩子性格內向, 可脾氣倔的很呢!

......

看著大媽們, 不一會兒對我視為掌上明珠的女兒, 挑出這麼多的不是。 看著敏感的女兒, 更用力的摟著我的脖子, 拼命的低著頭。 講真, 俏俏媽平時不是個易怒和動粗的人,

Advertisiment
但此時心裡真的已經一萬隻草泥馬在奔騰了。 真想學馬景濤一樣, 對著這群喋喋不休的大媽們大聲咆哮, 我家的孩子怎麼樣, 我怎麼帶孩子, 關你們屁事啊!

是的, 你家孩子要睡枕頭, 睡成平平的後腦勺好看, 我們不趕這潮流好嗎?你家寶寶早上穿三件, 擔心受涼生病的, 我們不用擔心好嗎?你家寶寶不穿紙尿褲, 把尿哭得稀裡嘩啦的, 我們不用這樣好嗎?你家寶寶要綁腿, 小腿繃得難受, 我們不想遭這罪好嗎?你家寶寶吃鹿茸蟲草, 才能身體好, 我們就愛吃柴米油鹽好嗎?

但思考想去, 真不好意思爆那粗口, 於是趕忙藉故抱著“受傷”的女兒, 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在這裡, 先不論這些大媽們說的育兒方法對不對,

Advertisiment
我只想說:不要隨便議論別人的孩子, 更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素養。 不要因為看到了孩子短暫的表像, 就以為自己料定了事情的結局。

也許你會說, 我們也只是對事論事, 又沒有刻意抹黑。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就得經歷一些挫折才能進步。 如果太玻璃心, 一點負面評價都接受不了, 以後怎麼進入社會。 這些話看起來挺有道理的, 其實就是思想綁架。 有些時候, 提出缺點的確可以讓一個人勇往直前, 但如果被打擊的一無是處, 自然也會銳氣全無。 不如我們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你的伴侶整天對你橫加挑剔, 說你是一個又懶又笨又饞的肥婆, 你又是什麼心情?

大人都不樂意的事情, 又何必要苛求一個孩子呢?嬰幼兒受自身心理發展說平和認知發展水準的限制,

Advertisiment
內心極其敏感, 還不能獨立客觀的接受別人的評價。 而實際上, 大多數孩子對自己的認知, 幾乎都來自周圍人的評價。 所以說, 你對孩子的點評, 直接影響他們的自我意識。

每個孩子的成長, 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不管他們是內向還是外向, 感性還是理性, 都沒有好壞之分, 每一種性格都可以在相對應的領域裡發光發熱。 要知道, 孩子對自己的認知, 往往來自於身邊的人對自己的評價。 不要以為你隨口的一句話, 不會對孩子產生任何影響。 也許, 正是這句不經意的一句評價, 極大的影響了ta對自己的看法和期望。

你可以去讚揚, 去鼓勵, 也可以去和他用心的溝通,

Advertisiment
但千萬不要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價值觀, 去評價一個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