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當上了全職外婆以後(圖)

老年人要帶好孩子, 必須先“培訓”後“上崗”, 決不能打無準備之仗。 自身一定要轉變觀念, 注重學習, 要勇於和善於接受新的育兒思想和理念, 我相信一句話:要給寶寶一勺, 自己得準備一桶。

我的“崗前培訓”是從我女兒的懷孕期開始的, 對我影響最大的主要是兩本書和一份雜誌, 即:《卡爾威特的教育》、《哈佛女孩劉亦婷》和《為了孩子》。 我積累了大量的讀書筆記, 使我對現代優生優育有了初步的認識, 深知家庭是寶寶的第一課堂, 作為全職外婆的我將充當外孫女的第一任老師。 通過學習, 使我越來越感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Advertisiment
我可不想當一個傳統型的只會讓寶寶吃飽穿暖、發發壓歲錢、又有團子又有糕的外婆。 我要像小卡爾威特的父親和劉亦婷的媽媽那樣, 用科學的早教方法在管好寶寶吃、喝、拉、撒、睡之余, 對寶寶實施早期教育, 開發她的智力。

早期教育要有目標、有計劃、有措施, 不可“東一榔頭西一斧頭”。 2002年8月6日, 我可愛的外孫女小萱萱出生了, 全職外婆我也從此“上崗”了。 我堅持每天寫“寶寶日記”, 細心地記錄下了外孫女成長的每一步, 用寶寶成長標準作對照, 日有日記、周有周小結、月有月小結, 另外還有周計畫、月計畫等。 小萱萱現在快1歲了, 厚厚的日記本已經開始寫第二本了。 女兒、女婿戲說, 外婆的日記本是我們家最珍貴的東西呢!

Advertisiment

根據《卡爾威特的教育》中的經驗, 我注意並利用了寶寶所具有的先天生理反射現象, 出生後第15天即開始訓練寶寶“走”和“爬”;從出生前開始給寶寶聽莫札特音樂, 出生後又堅持聽了6個月,6個月後發現她的眼睛特別亮;我訓練寶寶模仿大人的口型說話, 6個月寶寶開口說話時就能口齒清晰地叫“爸爸”、 “媽媽”、“婆婆” ;5個半月後送寶寶到親子苑, 在老師的精心輔導下她的進步更快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 我的外孫女第7個月開始會爬, 如今11個月已經可以脫手走了。 她能對號入座地叫“爸爸”、“媽媽”、“阿婆", 聲音響亮、清晰, 而且現在已能認識很多卡片上的物品。

最重要的是, 我和女兒、女婿達成了共識, 決不想把寶寶培養成所謂的“神童”,

Advertisiment
而是按照正常的成長規律, 使她在生理、心理、智慧方面健康、快樂地成長。

文/楊煥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