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寶8個月了, 脾氣非常壞。 比如他要什麼東西不給他, 就哭。 等他鬧完了再給他的時候, 他接過來就砸了。 才這麼點大, 脾氣就這麼壞, 請各位爸爸媽媽幫我出出主意啊。
來信中有一個細節讓我感到好奇:寶寶要什麼東西, 你們的第一反應是不給他, 那麼我猜測想必是不能給他的東西, 比如易碎、危險的物品, 但是為什麼又“等他鬧完了再給他”呢?如果本來就可以給他, 那麼為什麼不在他一開始要的時候就乾脆痛快地給他呢?這個矛盾的態度不僅寶寶不明白, 我這個成年人也鬧不明白, 所以無怪乎寶寶要發脾氣呢。
Advertisiment
在責怪寶寶脾氣大之前, 最好先看看我們的行為當中有沒有讓他發脾氣的理由。
一般來說, 除非是困了餓了病了, 寶寶不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 如果他發脾氣是因為我們的某個舉動, 那再看看這個舉動是否有道理。 如果我們做的事情的確有道理, 比如不能給他有危險的物品來把玩, 那麼他發脾氣也是正常的, 我們不用太過在意, 畢竟沒有滿足人家的願望嘛, 還不讓人家抱怨一下?
對於小小孩來說, 最有效的方法是找一個替代品, 轉移他的注意力, 他就停止發脾氣了。 如果我們做的事情沒有道理, 比如這封來信裡描述的前後矛盾的做法, 那麼我們需要改進自己的行為, 做到說話算數、堅守原則,
Advertisiment
借著這個問題, 我們談一談兒童“憤怒”這個情緒。
大約四個月, 嬰兒開始表達這種非常激烈的情緒:憤怒。 比如, 當吃奶的願望不能得到即刻滿足時, 嬰兒會變得怒不可遏。
隨著月份的增加, 憤怒情緒出現頻率也逐漸升高, 到了8 ~12個月時, 嬰兒會經常用憤怒來表達不滿。
因為他們的大腦發育已經進入一個特殊階段, 他們對事物有了初步的記憶, 能夠回憶起過去, 將過去與現狀做一個比較, 並且預見未來的情況。 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回應寶寶的餵養需求, 如果有人把寶寶手中的玩具拿走了, 如果看護人暫時離開寶寶, 都會引起孩子的激烈反應,
Advertisiment
人們通常認為憤怒是一種壞情緒, 尤其是看到孩子大發雷霆的時候, 家長一般都有點兒不知所措, 會急於消除孩子的情緒, 息事寧人, 甚至強行壓制孩子的憤怒, 不允許孩子表達憤怒。
其實憤怒這種情緒對於人類來說是在所難免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基本的憤怒來源於我們感到自己的生存或者安全受到威脅, 因此引發激烈的反應, 從生理到心理都會產生劇烈的變化。 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
如果我們能夠瞭解孩子這種情緒的本質, 並且能夠預見孩子在什麼情況下容易憤怒, 我們在面對他們的怒氣的時候, 就會少一些驚恐, 多一些冷靜。 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負面情緒,
Advertisiment
通常引起憤怒情緒的因素有:
1。 恐懼。
無論兒童還是成年人, 大部分憤怒來源於恐懼。 當一個人感覺受到威脅, 無論是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還是價值觀受到威脅, 都會本能地感到恐懼, 繼而轉化為憤怒, 宣洩出來。
2。 要求沒有得到滿足, 預期受阻。
這在兒童是最常見的憤怒來源:孩子要吃糖, 爸爸媽媽擔心孩子身體而拒絕;孩子要玩沙子, 爸爸媽媽覺得太髒而拒絕;孩子要買玩具, 爸爸媽媽認為太貴而拒絕……或者孩子正在專注工作, 受到打擾;正玩得熱火朝天, 到時間要回家了……這些情況都是孩子的期待與現實發生衝突, 因而導致孩子怒不可遏,
Advertisiment
3。 挫敗、羞辱感。
孩子到了3歲左右, 會將自己的能力與他人作比較, 也知道成年人對自己的期待是什麼。 如果做得不夠好, 或者達不到要求, 孩子會感到很挫敗。 有些時候, 這種挫敗, 以及與之相關的羞辱感, 也會轉化成為憤怒, 發洩出來。
4。 受到傷害。
孩子之間有些爭鬥, 是正常的。 有時候孩子會在這種爭鬥中受到傷害, 有些孩子則比較容易感覺自己受“欺負”了。 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孩子憤怒。 另外, 成年人語言或者行動上的暴力, 也會傷害孩子。
5。 感到不公。
五六歲的孩子比較明白一些行為的對錯, 如果他們感到受了冤屈, 被錯誤地指責, 他們會生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