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我這樣教女兒練鋼琴

怎樣輔導孩子練琴, 這是怎樣教孩子學習音樂中的一個十分突出而重大的課題。 學樂器, 無論是彈鋼琴, 電子琴, 拉提琴, 或是打揚琴, 上課的時數, 一般每周不會超過一個小時。 而大量的時間, 重要的工作, 是練琴。 所以說在學琴的整個過程中, 練琴是非常重要的, 不可缺少的內容。

女兒5歲了, 為了培養她多方面的愛好, 我給她買了架鋼琴, 專門請老師來教她。 起初, 她還興致勃勃、像模像樣地坐在鋼琴前學, 可是新鮮勁一過, 她就不耐煩了。 練琴時故意搗亂, 一會兒說手指沒勁, 一會兒說困得睜不開眼睛。

Advertisiment

我心里很著急, 就跟她講大道理, 說我小時候家里窮, 買不起鋼琴, 如今她多幸福, 我多羨慕她諸如此類的話, 可效果并不明顯。 彈琴彈到一半時, 她便好像很明白事兒似的說:“媽媽, 你小時候家里窮, 買不起鋼琴, 你羨慕我吧。 你們家為什么窮?為什么買不起鋼琴?你給我講講好嗎?”一幅天真爛漫的樣子。 我可正心煩哪, 哪有空跟她閑聊。 于是, 便大聲呵斥她:“快練琴, 少說用不著的!你要是再不練, 我就把琴送給別人!”女兒卻一點也不示弱:“送就送唄, 反正我也不想彈。 ”我的心頓時涼了:“辰辰, 是你說非常想學鋼琴, 我才給你買的, 你以為這是一件小玩具, 說買就買, 說不要就不要?”女兒不說話了, 穿著拖鞋, 不理你, 到自己的游戲室玩去了。

Advertisiment

我冷靜下來, 仔細地思考自己做事的方式是否有些偏激。 我不能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孩子身上。 另外, 許多道理你跟她講是沒有用的, 她不會理解你的苦心, 嘮叨只能增加她對鋼琴的厭煩。 于是, 我開始改變教育的方法。

女兒想像力很豐富, 喜歡童話故事, 針對這一特點, 我把它和學鋼琴結合起來。 女兒目前正學小湯第二本, 其中有《走過樹林》一曲, 我沒有刻意讓她去學琴, 而是跟她說, 和家里的毛絨玩具們一起開個音樂會, 并告訴她, 小狗、小熊們在樹林里遇到了麻煩, 樹林里還有吃人的樹, 小狗、小熊們非常害怕, 需要有人去幫助它們。 女兒擔心地問我:“那怎么辦哪?”我說:“你把《走過樹林》彈一遍, 它們就會找到樹林的出口, 不會被吃人樹吃掉。

Advertisiment
”女兒連忙坐到鋼琴前, 認真地練習了一遍, 然后問我:“小動物們穿過樹林了嗎?”我說:“還沒有, 剛走一半兒, 你彈的音有錯的, 音符就變不成小精靈, 就沒法救小動物們了。 ”女兒又仔細地彈了好幾遍。 就這樣, 彈到第10遍時, 我怕她厭煩, 終于說:“小動物們走出樹林了, 它們說謝謝你。 ”女兒高興極了, 跟我說:“媽媽, 你告訴它們不要怕, 我會幫助它們的。 ”就這樣, 在不知不覺中, 女兒既玩了童話游戲, 又練熟了曲子, 一舉兩得。 待下次上課時, 老師對女兒的長進非常驚訝, 獎勵了她一朵小紅花, 鼓勵女兒繼續努力。

在以后的曲目中, 我都如法炮制。 例如:有一首曲子叫《十個小印第安人》, 在曲譜的上方畫著印第安孩子, 穿著部落的服裝,

Advertisiment
拿著長矛, 作著奔跑的動作。 我首先給女兒簡單講了些印第安人的歷史和故事, 引起她的好奇, 然后告訴她, 小印第安人遇到了其他部落的人, 他們正努力逃生, 需要有人去幫助他們, 讓他們跑得更快一點。 女兒肩負起這項“歷史重任”, 開始認真地練琴, 有的音彈錯了, 不用我說, 她會主動要求重新彈一遍, 因為只要有錯的地方, 就表示小印第安人雖然逃脫了, 但他肯定受了傷, 不是胳膊就是小腿。 女兒不想讓小印第安人被壞人抓住或受傷, 為此, 她非常賣力彈琴。 就這樣, 在玩中學, 在學中玩,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學鋼琴, 是件枯燥的事情, 尤其是對于孩子來說更是一項沉重而又艱巨的重負。 我不想讓女兒在枯燥中、管束中失去她應有的純真童年。

Advertisiment
我想, 教育孩子的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 這還有待于我們今后努力去摸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