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長大了賣白菜,行嗎?

兒子7歲生日的前一周, 開始持續地問一個問題:“你說, 我長大了幹什麼好呢?”第一天問的時候, 沒有引起我足夠的重視, 只是給了一個隨便的回答。 第二天, 兒子又問到同樣的問題, 顯然前一天我的回答沒有令他滿意。 我於是認真回答他:“不管你幹什麼, 都要把它幹好, 媽媽都會支援你、説明你, 只要是你喜歡的, 只要不是壞事。 ”兒子想了想又問:“那賣白菜也可以嗎?”“可以呀, 用自己的勞動為別人服務, 很好呀。 不過賣白菜, 你也要把它賣好了, 用心賣成最好的。 ”兒子若有所思, 不再發問。

我這才突然意識到, 兒子的成長在7歲即將來臨時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Advertisiment
以前, 我曾經無數次問過他:“你的理想是什麼?”他都是茫然地反問:“什麼是理想?”我就告訴他:“理想就是你長大了想幹什麼。 ”“噢, 我也不知道想幹什麼。 ”我不死心, 進一步啟發他, “想不想當員警?想不想當老師?”他的回答永遠是“不知道”, 後來索性不再問他了, 慢慢我就忘了理想這回事。

這次他主動問起, 說明他已經開始進行這方面的自主思考。 我一方面為兒子成長中的一次飛躍而興奮, 另一方面又感覺自己的責任更大了, 怎麼給兒子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呢?如何讓他從小懂得職業規劃呢?在興奮和輾轉中, 望著熟睡中的兒子, 我初步理清了頭緒, 做了一些準備。

我日常給兒子準備了許多小故事,

Advertisiment
都是包含人生哲理的, 在需要的時候有選擇地講給他, 效果不錯, 一般選擇性格塑造或者面對人生方面的, 職場方面的沒講過, 因為覺得不到時候。 這一次大概可以講給他聽了。

於是, 第三天, 我給他講了兩個小男孩賣報紙的故事;第四天, 講了看守酒桶的小男孩的故事;第五天, 講了三個小男孩賣梳子給和尚的故事;第六天, 講了精心做麵包的小男孩的故事……所有職場故事的主角都是小男孩。

有的故事其實以前講過, 只是角度不同, 得出的結論不同, 比如, 看守酒桶的小男孩, 大概意思是說:空的酒桶容易被風吹倒, 而加了水的酒桶就能夠站穩。 以前講的時候, 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一個人一定要有內涵。

Advertisiment
而這次得出的結論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難, 總能夠找到解決辦法;無論做什麼工作, 都需要動腦筋、想辦法, 用心做好;努力、勤奮的小男孩, 哪個老闆都會喜歡……

幾天下來, 效果很好, 兒子開始給爸爸講“賣梳子”的故事, 開始分析為什麼三個人的結果差別那麼大。

在兒子7歲的前夕, 我們共同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規劃。 將來他會幹什麼, 我們誰都不知道, 我只希望:他會認真投入、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份工作, 給自己也給身邊的人帶來滿足和快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