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一般被稱作“手足口病”的病毒(實際上是一群病毒)通常會感染2~6歲的孩子, 但2歲以下的小寶寶也容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傳染性高, 很容易通過咳嗽和打噴嚏傳播, 因此, 容易在幼稚園和孩子聚集的地方爆發。 手足口病也能通過糞便傳播, 所以, 做好家庭衛生非常重要。
手足口病的症狀
手足口病症狀包括:急性起病、發熱(通常都有), 手掌或腳掌部出現斑丘疹和皰疹, 臀部或膝蓋也可出現皮疹。 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 皰內液體較少;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的皰疹, 疼痛明顯。 有些寶寶的手足口病, 同時還會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
Advertisiment
一部分寶寶的手足口病病情進展快, 臨床表現也多樣, 如果在短期內出現以下嚴重的手足口病症狀時, 應考慮按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治療, 主要有如下情況:
有手足口病症狀的患者, 同時伴有肌陣攣, 或腦炎(如發熱、精神不振、面色不好、年長兒頭痛、嘔吐小嬰兒前囟膨隆, 嚴重者可有意識障礙、驚厥等), 急性遲緩性麻痹(肢體無力, 不能行走等), 心肺衰竭及肺水腫等(呼吸困難、憋氣, 心跳加快, 肝臟增大, 重者可有缺氧面色蒼白或紫紺等)。 手足口病流行地區的嬰幼兒雖無手足口病症狀的典型表現, 但有發熱伴肌陣攣, 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
手足口病的病因
Advertisiment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因主要為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的柯薩奇病毒A組16、4、5、7、9、10型, B組2、5、13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腸道病毒71型(EV71)。
也就是說, 手足口病並非單一病毒所致, 因此, 目前尚無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 但家長仍然可以採取措施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治療
手足口病為病毒感染, 目前沒有特效手足口病治療方法, 而且手足口病的疾病過程大多為自限性(指疾病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能自動停止, 並逐漸恢復痊癒), 所以, 多採用對症治療的方法。
針對發熱、流鼻涕、咳嗽等症, 可按一般感冒處理方法, 如以清熱解毒類的中藥退熱、止咳等。 特別要注意的是患有手足口病的寶寶, 皮膚要保持清潔, 皮膚皰疹不要抓破, 防止繼發細菌感染;注意口腔衛生,
Advertisiment
患了手足口病的寶寶在醫院就診過程中, 可以戴口罩, 並聽從醫生護士的安排, 不要讓孩子亂跑、亂摸, 這樣既可預防在醫院環境中其他病菌的交叉感染, 同時, 保護其他孩子免受手足口病的傳染。 特別要注意, 帶寶寶回家後一定要先洗手。
手足口病何時去醫院
當寶寶出現發熱、咽部疼痛、手腳掌或臀部、膝蓋部皮疹等手足口病症狀, 懷疑手足口病時, 應當帶孩子到醫院, 以確定診斷。 明確診斷手足口病者, 如低熱、症狀較輕、精神尚好, 可根據醫囑在家服藥觀察, 沒有必要反復往醫院跑。
當患兒出現嚴重跡象, 如持續高熱不退,
Advertisiment
手足口病的護理
消毒隔離
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 寶寶應及時就醫, 避免與外界接觸, 一般需要隔離2周。 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 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曬。 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 保持空氣新鮮、流通, 溫度適宜。 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薰蒸進行空氣消毒。 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 禁止吸煙, 防止空氣污濁, 避免繼發感染。
飲食營養
如果在夏季得病, 寶寶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 寶寶宜臥床休息1周, 多喝溫開水。 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
Advertisiment
手足口病的流行特點
手足口病流行無明顯的地區性。 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以夏秋季(4~9月)多見, 冬季發病較為少見。 該病流行期間, 可發生幼稚園和托兒所集體感染和家庭聚集發病現象。
腸道病毒傳染性強、隱性☆禁☆感染比例大、傳播途徑複雜、傳播速度快, 在短時間內可造成較大範圍的流行, 疫情控制難度大。 所以做好兒童個人、家庭和托幼機構的衛生是預防本病感染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