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初期症狀不癢。
專家意見:
手足口病, 手、足、口出現水皰為特徵, 病情輕而短暫, 兒童多見。 嬰幼兒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 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症患兒不必住院, 宜居家治療、休息, 以減少交叉感染。 一般經過良好, 全病程約5~10天, 多數可自愈。
2 手足口病的症狀
1、起病急, 並低熱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較急, 患兒初始症狀為低熱、食欲減退、不適並常伴咽痛、流涕、嘔吐、腹瀉等症狀。 發熱體溫多在38℃~40℃, 熱程多為4~7天, 7天以上者少見。
Advertisiment
2、口腔潰瘍
發熱1~2天后出現口腔潰瘍。 開始為紅色小皰疹, 口腔皰疹多分佈在舌、頰黏膜、口唇、硬齶、咽、扁桃體等處, 並很快變成小潰瘍。
3、手指部出現小皰疹
再過1~2天后, 手足遠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也會出現紅色小丘疹, 並迅速轉為小皰疹, 直徑2-4mm, 如米粒或綠豆大小, 呈圓形、橢圓形, 周圍有紅暈。
皮疹特點:
皮疹不癢, 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紅變暗, 然後消退;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凸起, 內有混濁液體, 長徑與皮紋走向一致, 如黃豆大小不等, 一般無疼痛及癢感, 癒合後不留痕跡。 手、足、口病損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現。
4、精神不振
極少數重症患兒可出現精神不振, 嗜睡、頻吐、頭痛、頸部僵硬、抽搐, 也有的患兒表現為煩躁不安、呼吸困難、心前區不適、心動過速、心動過緩、腹痛、手腳發涼等。
Advertisiment
3 手足口病如何治療
西醫治療
如果沒有合併症, 手足口病患兒多數一周即可痊癒。 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症處理, 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B、C及抗病毒藥物。 此外, 手足口病可合併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病症, 應及時複查。
治療方法:
1、接觸者應注意消毒隔離, 避免交叉感染。
2、密切監測病情變化, 尤其是腦、肺、心等重要臟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別注意監測血壓、血氣分析、血糖及胸片。
3、加強對症支持治療, 做好口腔護理。
4、注意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及對重要臟器的保護。
5、有顱內壓增高者可給予甘露醇等脫水治療, 重症病例可酌情給予甲基潑尼松龍、靜脈用丙種球蛋白等藥物。
Advertisiment
6、出現低氧血症、呼吸困難等呼吸衰竭徵象者, 宜及早進行機械通氣治療。
7、維持血壓穩定, 必要時適當給予血管活性藥物;其他重症處理, 如出現DIC、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應給予相應處理。
中醫治療
1、金銀花、板藍根、連翹各6克, 黃連3克, 煎水漱口。
2、如果疼得厲害, 或者牙齦有紅腫, 可用板藍根10克, 黃芩、白蘚皮各6克, 雙花3克, 竹葉、薄荷各2克, 煎水含漱。
3、手足紅腫明顯, 可用黃芩、黃連、丹皮各10克, 紅花6克, 煎水浸泡。
4、如果感覺瘙癢, 可用生地、丹皮、板藍根、白蘚皮、地膚子各10克, 忍冬藤20克, 紅花6克, 煎水清洗患處, 每日3次, 連用1周。
4 手足口病如何預防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多發傳染病, 以嬰幼兒發病為主, 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 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種。
Advertisiment
1、要勤洗手, 搞好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 把好病從口入關。
2、手足口病常在嬰幼兒聚集場所發生, 因此, 托幼機構、學校等單位要做好晨檢, 及時發現疑似病人, 及時隔離治療。
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應及時消毒處理, 衣物置陽光下暴曬, 保持室內通風換氣。
4、預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糞便等排泄物的處理, 切斷傳播途徑。
5、該病流行期間家長要儘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 減少被感染機會。
6、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異常, 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