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手足口病治療

1 手足口病治療:普通病例治療

手足口病治療分為幾種, 不同程度的病情治療方法也是不同的。

普通病例治療:

1、加強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適當休息, 清淡飲食, 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

2、對症治療:發熱、嘔吐、腹瀉等給及相應處理。

3、病因治療:選用利巴韋林等。

2 手足口病治療:重症病例治療

重症病例的治療就是合併神經系統受累的病例。

重症病例治療:

1、對症治療:如降溫、鎮靜、止驚(地西泮、苯巴比妥鈉、水合氯醛等);

2、控制顱高壓:限制入量, 給予甘露醇脫水, 劑量每次0.5-1.0g/kg, Q4h-Q8h, 根據病情調整給藥時間和劑量, 必要時加用呋塞米;

Advertisiment

3、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每次1g/kg*2次或每次2g/kg*1次;

4、酌情使用糖皮質激素:甲潑尼龍1-2mg/(kg·d), 分1-2次靜脈滴注。 重症病例可以短期大劑量沖劑療法:甲潑尼龍15-30mg/(kg·d), 3天后減量為小劑量;

5、呼吸衰竭者進行機械通氣, 加強呼吸管理。

3 手足口病治療:合併呼吸治療

合併呼吸、循環系統受累的病例:

1、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

2、建立靜脈通路, 檢測呼吸、心率、血壓及血樣飽和度;

3、呼吸衰竭時及時氣管插管, 使用正壓機械通氣, 根據血氣分析隨時調整呼吸參數;

4、必要時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丙種球蛋白。

12 4 手足口病治療:藥物治療

1、中醫講究辨證治療手足口病, 對急性期出現低熱或無發熱, 流涕咳嗽, 咽紅疼痛, 或納差噁心, 可用“銀翹散”方劑。

2、高熱持續, 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皰疹分佈稠密,

Advertisiment
可用“清瘟敗毒飲”方劑。

3、對出現高熱不退, 頻咳氣急等併發症, 可用“己椒藶黃丸合參附湯”方劑。

4、在疾病康復期, 對於口乾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參麥冬湯方劑裡, 加生地黃、蘆根養陰生津, 清熱潤咽。

5、如果孩子口腔出現皰疹, 則可採用西瓜霜、冰硼散、錫類散, 任選1種, 塗搽口腔患處。

6、手足皰疹嚴重者, 可用如意金黃散、青黛散, 任選1種, 麻油調, 敷於皰疹患處。

5 手足口病治療:重症病例早期識別

腸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病例診療關鍵在於及時準確地甄別確認第2期、第3期。

下列指標提示可能發展為重症病例危重型:

1、持續高熱:體溫(腋溫)大於39℃, 常規退熱效果不佳。

2、神經系統表現:出現精神萎靡、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站立或坐立不穩等,

Advertisiment
極個別病例出現食欲亢進。

3、呼吸異常:呼吸增快、減慢或節律不整。 若安靜狀態下呼吸頻率超過30-40次/分(按年齡), 需警惕神經源性肺水腫。

4、迴圈功能障礙:出冷汗、四肢發涼、皮膚花紋, 心率增快(>140-150次/分, 按年齡)、血壓升高、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2秒)。

5、外周血WBC計數升高:外周血WBC超過15×109/L, 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血糖升高:出現應激性高血糖, 血糖大於8.3mmol/L。 可疑神經系統受累的病例應及早進行腦脊液檢查。 腸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病例甄別的關鍵是密切觀測患兒的精神狀態、有無肢體抖動、易驚、皮膚溫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壓等, 並及時記錄。

12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