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手足口病突襲 如何幫寶寶做好預防工作

手足口病的傳染源是病人或健康的帶病毒者。 傳染途徑是經過糞便或者呼吸道飛沫傳播, 也可經過接觸病人皮膚、黏膜、皰疹液而感染。 病人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內衣以及醫療器械等均可造成本病的傳播。

發病後1周內傳染力最強。 患者在發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 3~5周從糞便排出病毒, 皰疹液中含大量病毒, 皰疹破潰時病毒即溢出, 這些都是造成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人對氣道病毒普遍易感, 顯性☆禁☆感染或隱性☆禁☆感染後均可獲得特異性免疫力,

Advertisiment
持續時間目前尚不明確。 病毒的各型之間無交叉免疫。

隨著天氣的逐漸回暖, 手足口病疫情也將逐漸進入高發期。

幼兒手足口病發病時的表現:

1、發病初期, 主要症狀是發熱, 體溫一般在38~39oC之間, 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等症狀, 與上呼吸道感染很像。

2、1~2天后, 孩子的手上、腳上、臀部和口腔內頰部、舌、口唇內側等處可出現紅色斑點, 斑點逐漸發展成為皰疹, 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 疼痛異常, 因此, 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響吃奶、吃飯、哭鬧不安。

3、絕大多數患兒的皰疹在3~4天后, 可自行消退, 不留痂, 也不脫屑而痊癒, 無併發症者1周左右即可治癒, 預後良好。

4、極少數患兒出現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損害,

Advertisiment
引起心肌炎、肺水腫、肺緩性麻痹、病毒性腦炎、病毒性腦脊髓膜炎等。 個別重症兒病情進展快, 導致死亡。

目前對手足口病尚無特異的治療方法, 臨床主要是對症治療:服用抗病毒藥物或清熱解毒的中成藥。 保證患兒有足夠的休息。 若小兒有發熱時, 多喝水, 體溫超過38.5oC也可口服退熱藥。 保持局部清潔, 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對破潰處, 可用金毒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及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 因口腔有糜爛, 小兒吃東西困難時, 可以給易於消化的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 避免引起疼痛而拒食, 定時讓患兒用溫水沖漱口腔。

寶寶得了手足口病應該如何護理?

手足口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 主要以對症治療和護理為主。 因此小兒若患了手足口病,

Advertisiment
家長應配合醫生, 做好護理工作。

1、消毒隔離:首先應將患兒與健康兒隔離。 患兒應留在家中, 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 一般需隔離2周。 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 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 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曬。 患兒的糞便需經含氯的消毒劑消毒2小時後傾倒。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 溫度適宜, 定期開窗通風, 每日可用乳酸薰蒸進行空氣消毒。 乳酸的用量, 按每10平方米的房間2ml計算, 加入適量水中, 加熱蒸發, 使乳酸細霧散於空氣中。 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 禁止吸煙, 防止空氣污濁, 避免繼發感染。

3、臥床休息, 多飲溫開水:患兒一周內應臥床休息,

Advertisiment
多飲溫開水。 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 胃口較差, 不願進食, 故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 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 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4、餐後應用溫水漱口:口腔護理應保持口腔清潔, 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每次餐後應用溫水漱口, 口腔有糜爛時可塗金黴素、魚肝油, 以減輕疼痛, 促使糜爛早日癒合。

5、有皮疹, 衣服要常換: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 衣著應寬大、柔軟, 經常更換。 床鋪應平整乾燥。 剪短患兒指甲, 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 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嬰兒, 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 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皰疹破裂者, 局部可塗擦1%龍膽紫或抗菌素軟膏。

6、低熱應多飲水: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度熱,

Advertisiment
無需特殊處理, 可讓患兒多飲水。 如體溫超過38.5℃, 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7、注意觀察病情變化:由於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腦和心臟的特性, 可引起腦膜炎、心肌炎等併發症, 故家長應嚴密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 發現患兒有高熱、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哭鬧不安或嗜睡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手足口病突襲父母如何幫寶寶做好預防工作?

目前可能將病毒帶給孩子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托幼機構中的已患病的孩子;二是與孩子密切接觸的可能沾染病毒的家長。

由於家長們每天外出, 接觸人群比較複雜, 手部接觸物體多樣。 因此, 手足口病的預防, 應從家長做起。

這裡, 給家長們一些提示:

1.下班回家後,請先把外出時穿著的服裝換下來,放置在兒童不易觸碰到的地方;

2.徹底清洗雙手,最好同時清洗面部,以免孩子在親您的臉頰時被感染;

3.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洗髮,注意及時修剪指甲,更換個人居家衣物;

4.為孩子準備食物時,請將食物徹底清洗乾淨,並加熱煮熟;

5.儘量不給孩子食用剩飯剩菜,不要將蛋糕、餅乾等食品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

6.勤給孩子清洗雙手、修剪指甲、勤換衣物、晾曬被褥;

7.注意保持孩子的玩具清潔;

8.注意糾正孩子吸吮手指、摳鼻孔、咬食玩具等不良小動作;

9.儘量少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特別是儘量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傳染的機會。

10.注意觀察孩子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熱、出疹等症狀,應儘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醫。如醫生建議住院治療,應積極配合。

如孩子是幼稚園小朋友或學校學生,還應及早告訴老師。孩子未徹底治好前,不要急著到幼稚園、學校上學,防止傳給別的兒童,隔離期限為自患兒被發現起至症狀消失後一周。

1.下班回家後,請先把外出時穿著的服裝換下來,放置在兒童不易觸碰到的地方;

2.徹底清洗雙手,最好同時清洗面部,以免孩子在親您的臉頰時被感染;

3.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洗髮,注意及時修剪指甲,更換個人居家衣物;

4.為孩子準備食物時,請將食物徹底清洗乾淨,並加熱煮熟;

5.儘量不給孩子食用剩飯剩菜,不要將蛋糕、餅乾等食品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

6.勤給孩子清洗雙手、修剪指甲、勤換衣物、晾曬被褥;

7.注意保持孩子的玩具清潔;

8.注意糾正孩子吸吮手指、摳鼻孔、咬食玩具等不良小動作;

9.儘量少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特別是儘量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傳染的機會。

10.注意觀察孩子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熱、出疹等症狀,應儘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醫。如醫生建議住院治療,應積極配合。

如孩子是幼稚園小朋友或學校學生,還應及早告訴老師。孩子未徹底治好前,不要急著到幼稚園、學校上學,防止傳給別的兒童,隔離期限為自患兒被發現起至症狀消失後一周。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請問哪些途徑會感染手足口病?如何治療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特殊感染症,主要的特徵是會在受到感染者的口腔內、手、腳掌、產生水泡,在膝蓋、屁股部位也有類似水泡的疹子。建議先帶小孩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症治療。平時飲食要清...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得了手足口病要如何治療

    您好,手足口病多發于兒童,是一種傳染病,屬於口腔炎。該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皰疹或破潰後形成潰瘍為主要臨床症狀。患兒多以發熱起病,一般為38℃左右。口腔粘膜出現分散狀皰疹,米粒大小,疼痛較明顯。輕症患... [詳細答案]

  • 2回答

    手足口病就如何有效預防?

    對於手足口病類病毒性疾病的預防,勤洗手非常關鍵,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捂鼻;要注意小孩的個人衛生,居家環境要注意通風,小孩玩具、衣服、換洗的尿布要及時清洗;家長平時可以讓小孩加強鍛煉,飲食、營養全面,保證... [詳細答案]

  • 5回答

    兒童手足口病是如何傳播的?

    手足口病通過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唾液還有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帕、奶瓶、毛巾和食具等用具來傳播,還有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成人患病後不顯症,但會傳播,所以父母們也要注意自己的衛生以免傳給孩子。 [詳細答案]

  • 5回答

    兒童手足口病應如何治療?

    關於這個手足口病,我就給個治療建議:1、一要到醫院診治,並按醫生的囑咐服藥,並臥床休息。2、必要時可服用中成藥,如小兒咽扁沖劑,清開靈口服液,板蘭根沖劑等口服藥物。3、取西瓜霜或思密達塗搽口腔患處。...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