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扒一扒那些不靠譜的“回奶食物”,哺乳期均衡營養最重要!

哺乳媽媽均衡飲食最重要, 切不可盲信回奶食物!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 每位媽媽都想在哺乳期化身為"超級奶牛", 惟願乳汁源源不絕。 於是除了大量喝催乳湯, 更謹慎回避所有"回奶"食物, 尤其是原本乳汁就不多的媽媽, 對傳說中的回奶食物簡直如履薄冰, 生怕自己踩到"雷區"!

宸媽我也經常被問到這些問題:

"鴿子湯可以吃嗎?聽說是回奶的"

"雞湯可以喝嗎?聽說是回奶的"

"木耳可以吃嗎?聽說是回奶的"

"茄子可以吃嗎?聽說是回奶的"

……

開始我還覺得奇怪, 這不都是普通食物, 怎麼就不能吃了?連這麼普通的食物都不能吃,

Advertisiment
如何能達到營養學要求的哺乳期每週50種以上的食物攝入呢?於是我特意搜索了下, 還真是很多地方都將這些食物列為"回奶黑名單":

以上分別截取自百度問答、某育兒社區和某育兒網站。

有的寶媽甚至把這些列表列印出來, 貼在廚房, 以防自己不小心吃到了它們。 但是大家是否想過, 這些傳說中的"回奶食物"真的會回奶嗎?導致"回奶"的原理是什麼?是否有足夠的科學研究和大資料證明他們確實不能吃?

"回奶"是指乳☆禁☆房的乳汁分泌減少或者不再分泌, 要理解為何食物會導致回奶, 就要先清楚泌乳是怎麼回事。

泌乳原理:

乳汁由乳腺的腺泡細胞所分泌, 但乳汁的分泌需要垂體前葉分泌細胞產生的泌乳素的作用。

Advertisiment

寶寶吮吸乳☆禁☆房, 將信號傳給大腦, 製造乳汁的激素(泌乳素)作用於乳☆禁☆房, 促使乳腺擠壓分泌出乳汁。 當乳汁供應超過寶寶需求時, 就漲奶了, 這時候大腦接收到的信號是寶寶不需要那麼多乳汁, 於是泌乳素分泌減少, 乳汁也會慢慢減少。 當乳汁供應不足時, 通過寶寶不斷頻繁的吮吸排空乳☆禁☆房, 大腦接收的信號就是寶寶不夠吃, 於是泌乳素分泌增加, 乳汁分泌增加。

所以泌乳最關鍵的因素:寶寶的吸吮和泌乳素的正常分泌。

由此可見, 泌乳的發生主要是激素(泌乳素)的作用, 事實上, 人體很多的反射都是激素的作用。

在乳汁分泌的調節過程中, 還有雌激素、孕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許多激素的共同參與,

Advertisiment
各種激素相互協調下才發生的泌乳動作, 任何激素的不正常都會影響到泌乳素的分泌!

泌乳素與雌激素的相互作用最明顯, 比如泌乳素水準高, 那麼雌激素水準就比較低, 這也是為何哺乳媽媽例假來的時間比非哺乳媽媽晚的原因, 而雌激素高是會抑制泌乳素分泌的。

從泌乳原理來看, 要想實現回奶, 就是減少泌乳素的分泌!

為何生氣、情緒不好會導致回奶, 因為生氣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加, 抑制了泌乳素的分泌, 所以泌乳減少!

為何甲亢患者乳汁分泌減少, 因為甲狀腺激素分泌高, 抑制了泌乳素的分泌, 所以乳汁分泌減少!

為何有的食物會導致乳汁分泌減少, 因為有的食物含雌激素, 抑制了泌乳素的分泌,

Advertisiment
比如母雞、母鴿、母鴨等等。 醫學上人工回奶的方法就是直接補充乙烯雌酚(雌激素), 從而抑制泌乳素分泌!

總之, 要做的回奶, 只能通過一點就是:減少泌乳素分泌, 無別的途徑!瞭解這一點, 很多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尋常食物壓根兒影響不到泌乳素, 更不需要禁忌。

但極少部分非常敏感的寶媽, 對一些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太辣太酸太涼的或者屬性太烈的食物比如人參韭菜會有反應, 可能會影響到沁乳;

如果發現自己對某些食物比較敏感, 那麼以後少吃就可以, 絕大部分哺乳媽媽並沒有那麼多禁忌。

炒麥芽有抑制催乳素釋放的作用, 所以喝炒麥芽煮水是有效果的。 但是有量的要求, 中醫裡面的回奶方子,

Advertisiment
都是有嚴格的量和性狀的要求, 並不是吃一點馬上就會回奶, 回奶方裡涉及到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難吃到的。

很多食物都不會導致回奶, 或者某些食物只有達到了一定量才有可能有回奶效果。 反倒是這種擔心、焦慮、誠惶誠恐的情緒是很可能導致“回奶”的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