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打擊樂器DIY,奇妙音樂由我創

市面上有很多的打擊樂器可供2-3歲的寶寶選擇, 但其實家長還可以動手自己做, DIY的樂器不但經濟環保, 而且個性十足, 一定能引起寶寶的興趣。

寶寶最可貴的精神之一就是永不停歇的好奇心。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 他們滿滿懷學習的動力。 對於2~3歲的寶寶而言, 陌生的聲音也是很令人好奇的, 而新鮮的打擊樂器更是讓他們興趣盎然, 有想玩的願望。 因此父母們應該為寶寶準備各種打擊樂器, 好好地滿足他們的“搖滾”欲望。

1、製造打擊樂器前, 必須保證它們具有外觀生動形象、安全可靠、輕巧靈活、發出聲音清脆吸引人等特點。

Advertisiment
寶寶畢竟還小, 做事情通常只有三分鐘的熱度, 因此只有有趣的“玩具”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2、每次最好只提供一種打擊樂器。 寶寶的注意力易分散, 因此如果手中有了打擊樂器, 其他打擊樂器就暫時不要出現, 以防孩子三心二意。 如手中有搖鈴, 就應引導孩子專心運用搖鈴進行節奏練習, 待孩子已熟悉搖鈴後, 再給他鈴鼓、響板等樂器, 寶寶就會產生更濃的興趣。

3、就地取材, 動手製作一些簡易的打擊樂器供寶寶使用。 用廢舊的易開罐, 在罐子裡裝進一些小石子或沙子, 再把封口堵住, 簡易的“沙球”就做成了;把啤酒瓶蓋串在一起, 每個瓶蓋四周用膠布貼好, 綁在一根小木棒上, “搖鈴”又做好了;找兩塊竹片,

Advertisiment
兩頭鑽個小洞, 用一根漂亮的紅繩系上, 再貼上米奇老鼠, 就成了個性“響板”;用玻璃杯倒上深淺不一的水, 調成不同的音階, 做成了即用型的小琴。 家長還可以發動寶寶一起創作, 發揮大家的想像力, 做出各種各樣可以發出悅耳聲音的樂器。 總之, 為2~3歲孩子配製打擊樂器應簡易化、形象化, 且聲音要優美、動聽。 在動手做的過程中, 寶寶的創意也得到了發揮, 並且會更珍惜和愛護所作出來的“樂器”。

4、讓寶寶循序漸進學會節奏。 媽媽先用手掌打出均勻的節拍, 讓寶寶用雙手擊掌模仿。 寶寶能自己拍出均勻的節奏後, 讓他拿著其中一個樂器例如沙球, 告訴他媽媽拍一下手, 他就要搖一下球, 每日重複練習, 可以變換不同的樂器,

Advertisiment
直到媽媽拍手和寶寶敲擊樂器所發出的聲音融為一體, 寶寶就掌握了基本的節奏。 其實拍手就是最原始的打擊樂器, 家長可以好好利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