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打破孕期多餐的神話

准媽媽們總是被建議, 多吃點兒、多吃點兒……事實是, 吃得多主一定好嗎?基本而言, 孕婦們的飲食不僅在數量, 關鍵還在於品質。 吃得多不抵吃得有營養。 同時, 體重也飲食之間的必然關聯, 也成為妊娠及分娩時的必要考慮因素。

懷孕的女性常常聽到這樣建議:“多吃點, 你現在是一人吃、二人補”。 無論在晚餐、聚會, 還是怎樣的情況之下, 孕婦們都各位滿懷善意的親人、朋友們規勸著吃越來越多的食物。

沒有證據顯示, 孕婦吃的越多越好

事實是, 孕婦真的不必每餐吃下雙倍的食量, 儘管住在子宮裡的小胎兒們確實在很大程度上,

Advertisiment
依賴於母體的營養儲備, 以及孕期對食物的攝取。

妊娠期間, 孕婦對營養的需求量增加10%-15%, 取決於特定的營養元素。 但是能量的攝入只需增加到15%-25%的範圍內。 在西方社會, 准媽媽們多餘的能量和體重比營養不足更令人頭疼。

對於女性在懷孕期間膳食的攝入, 不應該大幅增加。 一般而言, 其增加的食量應該類似於兩個中等大小的塊狀水果片和半杯低脂牛奶。 但也不可否認, 每個孕婦情況不盡相同。

妊娠期的體重, 同樣重要

還需考慮到的因素包括, 懷孕期間准媽媽們體重增加過多, 而導致的併發症還包括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指數上升;分娩時母體和嬰兒面臨的問題;分娩後母親體重的殘留;以及孩子成長階段可能出現的超重現象。

Advertisiment

這並不意味著孕婦在妊娠期的體重增加需要被嚴格的控制, 事實上, 准媽媽體重過輕也會對母體及胎兒造成負面的影響。 所以, 關鍵在於達到並保持一個平衡點。 有幾種可用資源, 指導孕婦維持健康體重。 同時, 還有基於懷孕前女性身體品質指數(BMI):

體重過輕的女性(孕前體重指數小於18.5), 在妊娠期需增加12.5-18kg;

體重正常、健康的女性(孕前BMI值為18.5-24.9), 妊娠期應增加11.5-16kg;

超重的女性(孕前BMI值為25-29.9), 在妊娠期應增加7-11.5kg;

肥胖的女性(孕前BMI值為30以上), 在妊娠期應增加5-9kg。

女性在妊娠期關於額外營養的補充

懷孕的身體能夠更有效得吸收營養, 然而, 高品質的飲食仍是重點。 在孕婦們的膳食當中, 包括每天四類水果、五種蔬菜。

Advertisiment
同時, 瘦肉、低脂乳製品、麵包和穀類產品均屬於確保孕婦獲得均衡營養, 而不形成過多熱量的選擇。

當然, 堅持運動也很必需-保持積極的生活方式, 每天30分鐘的鍛煉, 有助於准媽媽們維持健康的體重。 此外, 葉酸和碘的補充應列入營養清單裡, 如果較難從日常飲食中獲取, 那麼可以考慮攝入補充劑。 在理想狀況下, 碘的補充應持續到哺乳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