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孩子會對孩子造成的危害

很多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 會沿襲他們父母給與的教育方式, 那就是打罵孩子, 認為這是一種比較有效而且快捷的方式, 而且打罵完孩子還會得意洋洋的說:你看, 你看, 這孩子就是欠揍, 打完之後不就老實了。 而你有沒有想過孩子此時此刻心中在想什麼嗎。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打罵孩子會對孩子造成的危害:

一、生理上的創傷

大人的力量是遠遠高於小孩的承受能力的。

有些家長生氣時, 抬手就向孩子打去, 更甚者還會抓起身邊的掃把、樹枝、尺子等工具打孩子。 如孩子認錯態度良好則罷, 如孩子“犯強”,

Advertisiment
則很可能是越打越氣, 越氣越打, 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控。 不少家庭悲劇就是這麼造成的。 大多打孩子的家長要理智一些, 他們認為, 孩子總歸要打, 但頭打不得, 打屁股沒事, 小屁股肉厚打不壞。 事實上, 屁股照樣是可以“打壞”的——輕者, 孩子皮下血腫, 神經受損, 重則, 殃及內臟(如腰部的腎臟等)或由於廣泛性出血而引起休克。 要知道, 孩子的小身體是非常嬌嫩的, 又怎能夠經得起成人的掌心和拳頭?

二、心理上的創傷

幼兒的神經系統十分脆弱, 粗暴的態度及打罵恐嚇, 都會使他的精神高度緊張、恐懼, 甚至引發心裡障礙。

1、軀體不適:有的孩子精神上受了刺激表現為軀體的不適。 比如, 孩子突然發熱, 患感冒(由於驚嚇引起的更常見)。

Advertisiment
有的孩子會嘔吐, 訴說肚子疼, 有的孩子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甚至腹瀉。

2、遺棄感:一些父母在打罵恐嚇孩子之時, 常使用“不要你了, 扔了算了!”等語言, 別小看這不經意的氣話, 卻可能給孩子心靈上留下較深的創傷。 有個3歲的孩子見了奶奶後, 緊依著不離開, 奶奶問:“怎麼了, 幹嗎不讓奶奶幹事?”孩子哭兮兮地說:“奶奶, 你要我吧, 我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 我是撿來的。 ”奶奶說:“胡說!怎麼是撿的?”孩子竟然說:“小紅的媽媽不打小紅, 說她是親寶寶, 媽媽打我, 說不要我了。 ”

3、恐懼感:一個孩子每到夜晚就大哭大鬧、精神緊張, 常常緊抱大人不放, 呼吸急促, 面帶恐懼表情。 原來, 他的父親嚇唬他說:“鬧吧, 天一黑就有妖怪, 讓妖怪把你帶走吧!”開始孩子還鬧,

Advertisiment
當父親的竟裝起了妖怪, 把孩子嚇得馬上老實了。 但自此, 孩子便落下了明顯的心理障礙。 對3歲前的孩子而言, 神經發育尚不完善, 恐嚇或粗暴的態度都會使孩子出現夜驚、過度緊張及恐懼狀態。

4、自暴自棄:別看是3歲前的孩子, 經常被責駡或挨打, 也會因此而感到自己“不行”而自暴自棄。 他們本來可以將某事做好, 但偏偏不做或乾脆去搞破壞。 這些孩子還可能表現出遇事冷漠, 行事膽怯等。

5、逆反心理強:不難發現, 那些經常挨打的孩子比較“強”, 父母讓他幹什麼, 他偏偏不幹, 連挨打時都可能“不屈服”。 有的人認為, 是因為孩子太擰才挨打, 其實, 挨打時, 別看小孩子, 你打他, 他也會不服的, 這種不服而產生的反抗便以強的形式表達出來。

Advertisiment

以上就是打罵孩子會對孩子造成的危害的介紹, 所以在育兒的過程中, 如果您採取的是打罵的方式的話, 將會有可能帶給孩子以上的身心創傷, 非常不利於孩子以後的成長。 母嬰專家提醒, 現在是文明法制社會, 即使是父母也沒有權利打罵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