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打贏婆媳“育兒戰”

經過幾次三番的較量, 婆婆漸漸接受了我的育兒觀點, 做法也有了較大的改變。 為了讓婆婆有進一步的改變, 我常常有意識地去書店買回一些育兒書籍, 與她共同學習。 久而久之, 在我的影響下, 只在20世紀70年代進過掃盲班識得幾個字的婆婆, 說起育兒知識來一套一套的。 有時, 婆婆還會指導樓上樓下的老人們帶孩子, 並糾正他們在帶孩子上的誤區……

與老公文峰結婚不久, 我就懷孕了。 為了照顧我, 婆婆順理成章地從鄉下來到城裡, 與我們住在了一起。 十月懷胎, 一朝分娩。 很快, 兒子果果就順利出生了。

Advertisiment
看著那粉嫩粉嫩的漂亮小傢伙, 全家人都高興壞了。 但在育兒問題上, 婆婆的老觀念與我的新觀念發生了碰撞。

婆婆說, 月子裡的孩子、大人都怕風。 於是, 盛夏的六月, 婆婆關緊了我臥室的所有門窗, 任憑我熱得死去活來;她還規定, 我一個月內不准洗澡, 兩個月內儘量吃味道清淡的飯菜, 說是為了我的身體好, 不然月子裡會落下毛病, 一輩子都治不好;給孩子打蠟燭包, 不讓用紙尿褲, 說那東西太費錢;堅持用尿布, 甚至有時候孩子尿了也不換尿布, 非要等孩子大便了才給換……看著兒子的小屁股被“折磨”得通紅, 我很心疼, 也很生氣, 告訴她不能這麼做, 可她不聽。

我打電話跟在外地出差的文峰訴苦。 文峰嫌我婆婆媽媽,

Advertisiment
說老人帶孩子有經驗, 老人怎樣說你怎樣做就行了。 我也知道婆婆是為我和果果好, 但我並不贊同她的做法, 於是我就試著跟她講道理。 結果婆婆委屈之下四處跟人說我的不是, 弄得左鄰右舍都認為我不尊重老人, 沒人站出來為我說句話, 包括文峰。 那段時間, 我真是委屈極了, 整個月子期間, 常常一個人偷偷地掉眼淚。

記得有一次, 婆婆在給果果沖完奶粉之後, 又習慣性地把奶嘴放進自己嘴裡咂了咂。 我實在忍不住了, 想都沒想, 就說:“媽, 人的嘴裡有許多細菌, 會傳染給孩子的。 ”婆婆聽後變了臉, 很不高興地說:“我又沒病, 怕啥?文峰自小也是我這樣帶大的, 也沒見他有什麼毛病!”見婆婆生氣, 我急忙澄清, 說每個人的嘴裡都有細菌,

Advertisiment
並不單指她。 沒想到我越解釋她越生氣, 後來竟一氣之下出門走了。

眼看天黑了還不見婆婆回來, 我急壞了, 心急火燎地給文峰打電話, 叫他回來去找婆婆。 文峰回來後, 沒聽完事情的原委, 就劈頭蓋臉將我訓了一頓, 說他媽媽萬一有個三長兩短, 就跟我沒完。 接著, 他挨個打電話, 問了好幾個親戚, 才將婆婆從老家找回。

被找回來的婆婆始終不肯原諒我。 那段時間, 她對我總是不冷不熱, 出去進來將我當透明人, 跟文峰在一起的時候有說有笑, 看到我, 臉立馬就晴轉陰, 總是擺出一副冷臉給我看。 委屈之下, 我給老家的媽媽打電話向她哭訴, 媽媽勸我多忍讓婆婆, 說天下的婆媳本沒有血緣關係, 維持家庭的和諧要靠雙方的相互體諒。

Advertisiment
再說老人帶孩子挺累的, 但她們覺得累點也沒關係, 最怕把孫子照顧得不好, 兒子與媳婦怪罪……所以媽媽勸我試著理解婆婆。

媽媽的話點醒了我。 我想, 我愛兒子, 愛文峰, 愛這個家。 為了家庭的和睦, 我會試著努力去做。

果果長到3個月大時, 我休完產假照常上班了。 這樣一來, 帶孩子的任務就交給了婆婆。 一天中午, 我下班回到家, 看見果果穿了件小夾襖又裹了一層厚厚的小毯子, 躺在嬰兒車裡曬太陽。

大中午的太陽很毒, 在太陽的照射下, 躺在嬰兒車中的果果精神不振, 小臉兒通紅。 見此情景, 我趕緊將果果抱出了嬰兒車, 摸了一下他的額頭發現很燙, 用體溫計一量, 天啊, 居然38.5℃!兒子在發燒。 我馬上給果果換掉早已被汗水浸透的衣服,

Advertisiment
等他身上的汗幹了之後, 用溫水給他擦身子。 待溫度稍微降下去一點後, 我又給他喂了退燒藥。

婆婆看到果果因為她抱出來曬太陽而發燒, 心裡挺愧疚, 但她還是辯解說, 因為我跟文峰之前叮囑過她, 為防佝僂病, 讓她抱果果出來曬曬太陽, 所以她才將果果抱出來的, 果果發燒, 責任不在她。 看著婆婆因為果果生病慌得六神無主的樣子, 我跟她說:“媽, 沒關係!這不是您的錯, 主要是我沒告訴您什麼時間抱孩子曬太陽會比較好, 還有曬太陽時的注意事項。 ”

還沒等我的話說完, 婆婆就生氣地說:“抱孩子曬太陽我還能不懂呀!我是怕孩子著涼, 才給他裹了一層毯子。 現在的孩子真是太嬌氣了, 我們以前帶孩子哪有這麼多麻煩, 真是好心沒好報!”看著婆婆犯了錯還一肚子的委屈,我心裡挺不是滋味,但想到媽媽的話,我只得將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理解萬歲吧。

果果在我的調理下,終於退燒了。看到躺在搖籃裡手舞足蹈的可愛的大孫子,婆婆臉上又露出了笑容。趁著她高興,我找准機會給婆婆灌輸了關於孩子穿衣服及保暖的知識。也許是心存愧疚的緣故吧,這回婆婆沒有反駁我,終於虛心接受了我的意見。

果果剛滿4個月不久,我給他蒸蛋黃吃。婆婆喂他時,問有沒有加點鹽,我回答:“沒有。孩子太小不能多吃鹽的。”婆婆問:“誰說的?”我說:“書上講的。”婆婆不高興了:“你們讀書人就喜歡按照書本去做!飯裡面不放鹽怎麼會有味道?再說,孩子不吃鹽能有勁嗎?”

快喂完時,婆婆突然又問:“你是不是沒把蛋清蒸進去?”我說:“是的,小孩不能吃蛋清,不易消化,還容易過敏。”怕她不信,我又解釋說:“這是網上一位國內著名育兒專家說的。”婆婆說:“我不懂什麼網上網下,我就知道養孩子不能瞎講究。以前小孩都是給什麼吃什麼,也照樣長得挺壯實。你講究那麼多,怎麼孩子瘦得跟豆芽似的呢?”

婆婆的強詞奪理讓我很無語,但又找不到說服她的理由。於是我趁著給孩子體檢的機會,帶著婆婆一起去了兒童醫院,讓醫生給她講了一些關於孩子營養方面的道理。婆婆聽了以後,默認了我的觀點。在回來的路上,她自言自語地說:“看來用老經驗養孩子是不成了,還是得信科學哩!”

經過幾次三番的較量,婆婆漸漸接受了我的育兒觀點,做法也有了較大的改變。為了讓婆婆有進一步的改變,我常常有意識地去書店買回一些育兒書籍,與她共同學習。久而久之,在我的影響下,只在20世紀70年代進過掃盲班識得幾個字的婆婆,說起育兒知識來一套一套的。有時候,婆婆還會指導樓上樓下的老人們帶孩子,並糾正他們在帶孩子上的誤區。婆婆在育兒經驗方面的博學,讓鄰居們對她刮目相看,佩服得五體投地。

那天我下班回來,見婆婆正在社區花園裡邊帶著果果玩,邊與樓下的高奶奶閒話家常。說話間,高奶奶的孫子皮皮在奔跑的時候摔倒,將小手弄髒了。皮皮舉著小手過來告訴高奶奶,高奶奶說:“不要緊,乖孫子,手髒了在衣服上擦擦就乾淨了。”皮皮說:“擦衣服上,衣服就髒了。”高奶奶滿不在乎地說:“衣服髒了奶奶再給你洗。”

聽著祖孫倆的對話,婆婆糾正高奶奶道:“大妹子呀,你這個做法不對啊!孩子手髒了用衣服擦是擦不乾淨的,而且還會將手上的細菌弄到衣服上。孩子穿著髒衣服不僅形象差,最重要的是全身帶著‘定時炸彈’呢!你想,帶著‘定時炸彈’的孩子能健康嗎?大妹子,你不如給孩子準備幾條小毛巾,帶孩子出來玩的時候,將小毛巾弄濕裝在包裡,隨時為孩子擦手,這樣不僅衛生而且方便。我們家果果媽媽說了,現在育兒都講科學,老一輩那套育兒方法不管用,也不科學,我們得改過來。”

看著婆婆對高奶奶耐心地“諄諄教誨”,我不禁竊喜。要知道,婆婆的這套理論,還是我不久前灌輸給她的呢!而現在,婆婆卻開始現學現賣了。

做媽媽不容易,做婆婆其實更不容易。孩子是兒子媳婦的,帶好了,功勞沒有,帶不好,罪過不小。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學會積極的溝通方法,才是維持家庭和諧的明智做法。

現在,我每天下班回到家從婆婆手裡接過果果的時候,一定會說:“媽,今天真辛苦您了!咱家寶貝真幸福,有奶奶帶著他玩,我們上班就沒有後顧之憂了。”讚美在先,提意見在後,再倔的人,也容易接受。

自此,我靠著自己智慧的策略,打贏了與婆婆的“育兒之戰”,並讓婆婆輸得心服口服。

真是好心沒好報!”看著婆婆犯了錯還一肚子的委屈,我心裡挺不是滋味,但想到媽媽的話,我只得將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理解萬歲吧。

果果在我的調理下,終於退燒了。看到躺在搖籃裡手舞足蹈的可愛的大孫子,婆婆臉上又露出了笑容。趁著她高興,我找准機會給婆婆灌輸了關於孩子穿衣服及保暖的知識。也許是心存愧疚的緣故吧,這回婆婆沒有反駁我,終於虛心接受了我的意見。

果果剛滿4個月不久,我給他蒸蛋黃吃。婆婆喂他時,問有沒有加點鹽,我回答:“沒有。孩子太小不能多吃鹽的。”婆婆問:“誰說的?”我說:“書上講的。”婆婆不高興了:“你們讀書人就喜歡按照書本去做!飯裡面不放鹽怎麼會有味道?再說,孩子不吃鹽能有勁嗎?”

快喂完時,婆婆突然又問:“你是不是沒把蛋清蒸進去?”我說:“是的,小孩不能吃蛋清,不易消化,還容易過敏。”怕她不信,我又解釋說:“這是網上一位國內著名育兒專家說的。”婆婆說:“我不懂什麼網上網下,我就知道養孩子不能瞎講究。以前小孩都是給什麼吃什麼,也照樣長得挺壯實。你講究那麼多,怎麼孩子瘦得跟豆芽似的呢?”

婆婆的強詞奪理讓我很無語,但又找不到說服她的理由。於是我趁著給孩子體檢的機會,帶著婆婆一起去了兒童醫院,讓醫生給她講了一些關於孩子營養方面的道理。婆婆聽了以後,默認了我的觀點。在回來的路上,她自言自語地說:“看來用老經驗養孩子是不成了,還是得信科學哩!”

經過幾次三番的較量,婆婆漸漸接受了我的育兒觀點,做法也有了較大的改變。為了讓婆婆有進一步的改變,我常常有意識地去書店買回一些育兒書籍,與她共同學習。久而久之,在我的影響下,只在20世紀70年代進過掃盲班識得幾個字的婆婆,說起育兒知識來一套一套的。有時候,婆婆還會指導樓上樓下的老人們帶孩子,並糾正他們在帶孩子上的誤區。婆婆在育兒經驗方面的博學,讓鄰居們對她刮目相看,佩服得五體投地。

那天我下班回來,見婆婆正在社區花園裡邊帶著果果玩,邊與樓下的高奶奶閒話家常。說話間,高奶奶的孫子皮皮在奔跑的時候摔倒,將小手弄髒了。皮皮舉著小手過來告訴高奶奶,高奶奶說:“不要緊,乖孫子,手髒了在衣服上擦擦就乾淨了。”皮皮說:“擦衣服上,衣服就髒了。”高奶奶滿不在乎地說:“衣服髒了奶奶再給你洗。”

聽著祖孫倆的對話,婆婆糾正高奶奶道:“大妹子呀,你這個做法不對啊!孩子手髒了用衣服擦是擦不乾淨的,而且還會將手上的細菌弄到衣服上。孩子穿著髒衣服不僅形象差,最重要的是全身帶著‘定時炸彈’呢!你想,帶著‘定時炸彈’的孩子能健康嗎?大妹子,你不如給孩子準備幾條小毛巾,帶孩子出來玩的時候,將小毛巾弄濕裝在包裡,隨時為孩子擦手,這樣不僅衛生而且方便。我們家果果媽媽說了,現在育兒都講科學,老一輩那套育兒方法不管用,也不科學,我們得改過來。”

看著婆婆對高奶奶耐心地“諄諄教誨”,我不禁竊喜。要知道,婆婆的這套理論,還是我不久前灌輸給她的呢!而現在,婆婆卻開始現學現賣了。

做媽媽不容易,做婆婆其實更不容易。孩子是兒子媳婦的,帶好了,功勞沒有,帶不好,罪過不小。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學會積極的溝通方法,才是維持家庭和諧的明智做法。

現在,我每天下班回到家從婆婆手裡接過果果的時候,一定會說:“媽,今天真辛苦您了!咱家寶貝真幸福,有奶奶帶著他玩,我們上班就沒有後顧之憂了。”讚美在先,提意見在後,再倔的人,也容易接受。

自此,我靠著自己智慧的策略,打贏了與婆婆的“育兒之戰”,並讓婆婆輸得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