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托班健康教案《誰哭了》 懂得遇事不要哭的道理

誰哭了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哭的表情特點, 能判斷誰正在哭。

2、引導幼兒懂得遇事不要哭的道理, 能大膽分享經驗, 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3、引導幼兒體驗自己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二、活動準備

1、教學圖片

2、故事《愛哭的胖胖熊》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圖片, 請幼兒觀察畫面。

(1)畫面中都有什麼表情?哪一個表情是哭呢?

(2)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3)你能做出哭的表情嗎?

2、進入情商彩虹橋環節,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1)看看誰在哭?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2)請你仔細觀察他們為什麼會哭?

(3)畫面中小朋友的積木倒了, 小朋友摔倒了,

Advertisiment
小朋友想媽媽, 自己害怕黑, 養的小魚死掉了。

3、引導幼兒瞭解遇事不要哭的道理。

(1)請幼兒大膽講述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

(2)如果是你遇到這些事情會怎麼辦?

(3)積木倒了可以再搭起來, 而且會更漂亮。 自己摔倒了就自己爬起來, 想媽媽的時候就抱抱老師, 怕黑就請你的小玩偶陪著你, 小魚死掉了不要難過, 他正在童話世界快樂的玩耍呢, 我們還可以再養一條哦。

4、教師講故事《愛哭的胖胖熊》。

(1)誰哭了?他為什麼會哭?

(2)小螞蟻問了他什麼?

(3)小螞蟻摔倒了會哭嗎?小螞蟻摔倒了要人扶起來嗎?

(4)胖胖熊聽了小螞蟻的話以後, 做了什麼?又說了什麼呢?

5、教師引導幼兒會議並分享自己的經歷。

(1)你有沒有哭過?你是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哭的呢?

Advertisiment

(2)後來是怎樣解決的呢?以後你會怎麼辦?

四、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到表演區, 將自己解決問題的情景表演出來, 從中體驗成就感!

五、活動總結

不管我們遇到什麼事情, 我們都要想辦法解決, 而不是只知道哭泣, 能做到遇事不哭, 自己解決問題的小朋友都是勇敢的好孩子!在生活中, 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 都應該及時鼓勵孩子的正確行為, 當孩子自己解決了問題的時候要第一時間給予積極評價, 讓孩子體驗成就感, 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不斷進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