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扭轉孩子錯位的性別意識

問:同性戀是怎麼樣產生的, 會不會和我們做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我們在相關的教育上應該注意什麼?

答:同性戀產生的因素有很多, 家庭因素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如果父母特別想要個女孩, 結果卻生了男孩, 父母就會無意識地以女孩的要求來對待自己的孩子, 這也在無形中給了孩子造成了混亂的性別定位。

如果父母一方長期在家庭中缺席, 孩子就會更多地學習與自己相伴的一方父母的性別特徵, 如果女孩長期和父親生活在一起, 或者男孩長期和母親生活在一起, 建立自身性別的學習機會就少,

Advertisiment
很可能學習異性父母的性別特徵就多一些。 這樣家庭環境下的孩子, 女孩可能就有男孩氣, 而男孩就表現出女孩氣, 性別特徵不夠明顯。 如果是離婚的家庭,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建立起自身的性別意識, 應該讓孩子和同性的親人或者朋友多接觸, 給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機會。

有些父母本身的性別扮演就很模糊, 如母親是個強勢的企業領導人, 外表也一直保持中性特徵, 那麼她的女兒從母親這裡學習到的也是偏男性的性別特徵。 因此, 父母本身的性別示範作用很重要。

問:前兩天, 我在用電腦的時候, 偶然發現了女兒和同學的聊天記錄, 才發現她們之間可能存在著曖昧的同性關係, 我該怎麼樣去和女兒談談這件事情呢?

Advertisiment

答:雖說當今社會的風氣日漸開放, 但同性戀仍然在禁區的邊緣遊走。 很多青少年同性戀仍然掙扎於對自身性傾向的認可, 也許還沒有向父母或同輩人公開自己。 他們害怕自己的秘密被洩露, 從而引起他人的鄙視。 在醫學臨床上, 也難有手段去認證真假同性戀。 父母可以通過和孩子們聊天的方式, 瞭解其真實的心理狀態, 方可作出判斷。

父母需要做到多瞭解同性戀, 明白這不是一種病態, 而是不同的性取向。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 在自己內心不歧視孩子, 最大限度地體現出自己的包容之心。 尤其是面對橫行的愛滋病, 父母更有義務與孩子平等、相互尊重地進行恰當的溝通, 告訴他們相關的性知識,

Advertisiment
以防止對孩子不利的性行為的發生。

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援, 而不是父母的宣戰。 首先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性取向, 如果孩子為此而感到痛苦, 家長也無能為力, 可以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讓孩子意識到無論自己怎樣, 父母都是能接納和愛自己的, 這是最重要的事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