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犯錯, 對TA的批評教育, 不必那麼直接那麼嚴厲, 要留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與空間, 讓他們對自身的錯誤進行深刻的反省。 儘管有的孩子乖巧文靜, 很少惹事生非, 但孩子畢竟是孩子, 他們總也有說錯話, 做錯事的時候, 總也有面對意外不知所措的時候, 這就需要父母的指點和教導。 有些孩子的父母會反映自己的孩子太頑皮, 即使面對父母的斥責也是“左耳進, 右耳出”, 或者你說你的, 我玩我的, 根本不往心裡去。 在這種情況下, 家長就需要恰當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Advertisiment
有一種方式叫做延緩性批評, 就是在問題發生後先設置一個緩衝階段, 留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與空間, 讓他們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反省, 等到孩子頭腦冷靜下來後再做教育或者批評。 而且有些比較明顯的錯誤, 孩子自己也會意識到, 不用家長批評孩子也心知肚明。 這時家長可保持沉默,
Advertisiment
提醒家長在批評和教育孩子時, 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批評孩子要注意時間和場合一般孩子的自尊心都很強, 很在意別人的看法, 所以, 父母批評孩子最不應該在公共場合或者同學朋友的面。
Advertisiment
二、對孩子的批評要有理有據
批評合理才能使孩子從心理上產生接受感, 才有可能抑制孩子的不良品德, 不良行為, 不良習慣與不良學習態度。 父母對孩子進行批評首先要把孩子的不良行為事實搞清楚, 批評不可誇大其詞, 使孩子產生反感。
三、批評也要給孩子申訴的機會
當批評不符合事實時, 父母也應該允許孩子作出解釋。 因為如果孩子表面上接受批評, 然而內心大感委屈, 這種情況不僅於事無補, 還可能引發種種弊端。 與此同時, 父母也要讓孩子明白:解釋的目的並不是推卸本來應當負的責任,
Advertisiment
成功的家庭教育來自于父母對孩子的瞭解, 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 因此, 當孩子的表現不是那麼令人滿意的時候, 父母千萬不要劈頭蓋臉地隨意指責孩子, 而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給予積極引導。 以便讓我們對孩子的批評能有的放矢, 不僅能讓孩子改正錯誤, 還能滋潤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