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曾問我:“你兒子有沒有不聽話的時候?”
“當然有!他初中時不愛做摘抄,
摘抄對寫作很有好處的,
我要求他認真完成,
可他就是不聽。
”
“那你怎麼辦?”
“我當時還真拿他沒轍,
但這件事始終記在我的心上。
”我說:“後來我注意到只要是他愛讀的書,
他就會反復地讀,
直到滾瓜爛熟。
比如他對《三國演義》就熟悉得很,
在談話時常和我提到《三國演義》,
我還發現他的作文中多次引用了書中的典故。
我想,
不妨利用他這個特點,
給他推薦一些他可能感興趣的書籍,
讓他反復地閱讀,
效果絕對不會比摘抄差。
“我發現你觀察得很仔細。
Advertisiment
奧托·瓦拉赫是一位著名的化學家, 曾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他的成才過程極富傳奇色彩。 據說, 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 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 不料一個學期下來, 老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 但過分拘泥。 這樣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 也絕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 ”此時, 父母只好尊重兒子的意見, 讓他改學油畫。 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 又不會潤色, 對藝術的理解也不夠, 成績在班上倒數第一, 學校的評語比上一次更令他難以接受:你是繪畫藝術的不可造就人才。 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 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已成才無望, 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 具備做好化學試驗應有的素質,
Advertisiment
瓦拉赫現象啟示我們:每個孩子的發展都是不均衡的, 都有強點和弱點。 但他一旦找到了發揮自己智慧的最佳點, 使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
教育孩子就是這樣, 光有一顆愛心是不夠的, 還必須有一顆慧心。 要仔細觀察孩子, 因為每個孩子的情況是不同的, 每個孩子不同時期的情況也是不同的。 要善於思考, 對所觀察到的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 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