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一個人儘量發展

傅雷先生教子之嚴格是出了名的。 平心而論, 藝術修養深厚、品格卓然不凡的傅雷先生, 指望兒子傅聰日後“成龍”, 較之尋常人家應具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但傅雷先生的明智而又不尋常處, 或雲他家教成功的“秘訣”, 依我所見, 不完全在他刻意精心的“藝術指導”, 而主要在他始終一以貫之的教子思想——欲想“成龍”, 必先“成人”!

1954年10月27日在給兒子的信中, 傅雷明明白白地寫道:“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 弄藝術也好, 頂要緊是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 沒成為××家××家以前, 先要學做人, 否則那種××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貢獻。

Advertisiment
”《傅雷家書》一卷幾乎是這一“教子信條”的演繹、詮釋。 那對傅聰“做人”意識與性情的薰陶, 為人處世的點撥, 乃至舉手投足之間的行為規範, 傅雷先生無不是在精心雕琢, 儘量發展一個“人”——一個高尚、健全而又藝術的“人”!

1955年4月20日的信中, 傅雷先生更是將這種“做人的思想與品位提升到一個相當的高度”。 他十分情真意切地寫道:我自問: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 不是要嘮叨, 不是莫名其妙的閒聊, 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 第一, 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 我想時時刻刻, 隨處給你敲個警鐘, 做面忠實的鏡子, 不論在做人方面, 在生活細節方面, 在藝術修養方面, 在演奏姿態方面。 試想如此父親的博大胸襟,

Advertisiment
導師般的循循善誘, 朋友一樣的推心置腹, 豈有不成功的道理!

誠然, “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是人所皆知的常識、常理。 遺憾的是, 生活中某些最簡單的道理, 卻又往往是人們最易忽略的。 現在看來, 傅雷先生施教之“嚴格”, 雖雲“有些殘酷”(樓適夷語), 但他是“人之父”的嚴格, 嚴得有心、有度, 亦有術。

相關用戶問答